“这个事情困扰了七八年,现在在检察院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真的很感谢你们……”。3月18日,张光化和张翼南两位烈士的后人张火言拉着来办案“回访”的浠水县检察院检察官的手说道。
事情还得从4个多月前说起。
网络请求信引起检察官的注意
去年11月8日,浠水县检察院检察官姚凯在浏览湖北公益诉讼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时,关注到一篇题为《汪岗林庵村板栗园里躺着2座烈士墓,长年无人问津,请求关注!》的网络请求信。这封信里提到,在浠水县汪岗镇林庵村叶家湾的板栗园里有两座烈士墓,疏于管理、荒草丛生,烈士碑未固定,倒在了地上。
获悉线索后,该院领导高度重视,指派检察干警迅速与当地村书记取得联系,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一片板栗园中,确有2座烈士墓,墓碑显示是2013年10月由浠水县人民政府所立。
地上依稀可见的碑文简单记载了烈士的生平事迹。因年久失修,当时所立的墓碑已倾倒,墓地周边土堆发生崩塌,四周杂草丛生。
2座烈士墓是否安排了管护人?为何安置有墓碑却发生倾倒?烈士墓能否确定是文物?询问周边群众均无人知晓。该院认为,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应当受到尊重,上述情形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遂启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程序。
通过广泛调查走访及查阅资料,该院查明:该墓为解放后修建,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安徽贵池县的张光化、张翼南两位烈士所建,二人系堂兄弟。两墓于2011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明确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
检察建议促监管部门积极履职
根据调查的情况,该院认为,两座烈士墓作为县内重要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是缅怀、褒扬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英雄烈士不能被遗忘,他们的荣誉和尊严应该受到保护,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应该被弘扬。
叶家湾一门两英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如今,坟塚墓碑等纪念设施却无人维护管理,周边环境杂乱,这严重侵害了英雄烈士的荣誉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
监督回访打通英烈保护“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初,浠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文化旅游局先后向浠水县检察院提交检察建议回复函,并邀请检察官和人大代表赴烈士墓查看整改情况。
大家在现场看到,2座倾倒的烈士碑已经被重新安放固定,墓地两侧修建了水泥挡土墙,墓碑字迹重新描红,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虽简洁,但庄重、肃穆,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据烈士后人张火言介绍,村里在墓地周围洒下了花种,待到春天,再栽上松柏,环境会更好。村里的小学也将这里定为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届时,他将向孩子们讲讲这里面的故事,让烈士的先进事迹被人知晓。
(姚凯 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