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21:11:36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自去年以来,黄梅县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深入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项活动。坚持“司法为民”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多元化的联合救助,秉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理念,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努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揪心事、烦心事,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接,拓宽救助渠道
检察机关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中,通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将检察机关的“独角戏”变成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大合唱”。2020年5月23日,救助申请人王某平的儿子王某(殁年28岁)因经营临时水果摊位与临近水果店店主章某燕起冲突,随后被章某燕的弟弟章某亮捅刺数刀后不幸身亡。该院控申部门经走访调查了解到,王某案发前已与妻子离婚,三岁的儿子由王某抚养。案发后,抚养孙子的重担落在了年近六旬的王某平及其老伴身上,二人均无固定收入来源,其家庭极有可能因案致贫。为了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该院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等共同担任听证员,并由检察长饶志东主持召开了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政协委员梅松柏当场给予王某平5000元的现金救助;人大代表(王某平所居住社区单位副书记)承诺将为王某平争取公益性岗位,使其有固定收入来源;来自税务部门的人民监督员表示,若王某平以后做小生意,税务部门也可以对其实行税收减免政策;社区代表表示将尽快协助王某平办理户籍迁入,以便顺利申报、办理城镇低保。会后,办案检察官多次对王某平进行电话回访,针对其办理低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
坚持跟踪回访,提升救助质效
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中,该院一贯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救助理念,不满足于将救助金发放完毕就结案了事,而是通过跟踪回访,细致深入地了解救助对象的实际困难并及时给予帮扶解决,让救助对象真正感受到检察温暖与关怀。如:该院在办理徐某某司法救助案时,并没有将救助金发放到位就结案了事,而是持续对相依为命的徐某某母女进行跟踪回访,在先后两次回访过程中发现徐某某脑瘫女儿的入学问题以及徐某某的就业问题亟需解决,经过多方奔走协调,最终使其女儿顺利就读黄梅县特殊教育学校,同时也为徐某某在该校谋求到就业机会,使其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对女儿的照顾。正是这些细致入的关怀,让这对陷入困境的母女重燃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化解多起信访积案
公开听证是答疑解惑的最佳平台,通过邀请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共同对申诉人答疑解惑、劝慰安抚,可以有效打开申诉人的心结,消除社会戾气,化解久诉不息的申诉案件。2009年11月份,涂某某在工作时右手不慎被机器扎伤,经鉴定为伤残五级,丧失大部分劳动力。其曾先后两次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由于对相关仲裁结果不满意,其随后又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由于超过诉讼期限,法院未受理。涂某某从此走上了年复一年的上访申诉之路。为了化解这件信访积案,2020年5月27日,黄梅县检察院联合黄冈市检察院,共同召开了涂某某行政争议化解+司法救助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律师以及劳动仲裁员等代表参会,听证会上,围绕涂某某的申诉理由,办案检察官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各听证代表分别从劳动仲裁法律适用、依法信访、化解社会矛盾等角度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并建议该院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对其给予司法救助,该院控申部门已为涂某某申报国家司法救助金2.3万元,涂某某表示满意并承诺息诉罢访。
近年来,该院在办理司法救助类案件时,坚持做到“不为办案而办案”,尽可能地开展多元化的救助方式,注重救助的质量和效果,让每一位救助对象都真切感受到来自检察机关的温暖关怀。
(熊毅 程瑶)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