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麻城警方紧紧围绕省市公安机关的部署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防疫情、保平安、保畅通”为工作核心,全警动员、全员上路、全力以赴投入交通安保工作,为辖区群众平安返乡、顺利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突出“谋”字,准确把握形势。一是借势借力。今年初,麻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2022年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下发了《麻城市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二是领导重视,麻城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陈琪多次到交警大队调研,检查指导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在全局建立国省道交通事故预防包保责任制、重大交通事故每月调度研判通报机制、重大交通事故警示信息推送机制、建立重大交通事故相关领导到场机制、重大交通事故“深度调查”问责机制等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等五项机制。三是强化督导。严格落实局负责人包保、交警大队包片的责任捆绑机制,强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警务机制,局带班负责人每天坐镇指挥中心,对全市交通出行高峰、恶劣天气应对、交通事故处置工作统一指挥调度,压实工作责任。
突出“治”字,全力消除风险。严格对标春运安保、“找堵防”专项行动以及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等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源头管控。一是治理道路隐患。交警大队对辖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长下坡、团雾多发等危险路段开展隐患排查,特别是对麻城市政府、市公安局负责人高度关注的G106、G346、G220等道路事故多发点段进行再一轮深入排查,组织一次全市客运班车通行路段隐患排查,建立了隐患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并报告市安委会,对短期内不能推动整改的,协调公路、园林等部门增设安全设施。二是治理人车隐患。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对辖区客运、货运企业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对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展一次安全培训,对辖区客流集中道路开展一次排查治理,切实把隐患消除在源头。三是治理企业隐患。交警大队上门约谈督办华林渣土、铁鑫渣土、宇通客运公司等高风险运输企业,联合惩戒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运输企业和驾驶人,严把春运准入关,严禁人车“带病上路”。
突出“查”字,强化路面管控。一是囤警路面。启动高等级勤务,最大限度将警力、装备投向路面,全面强化交通秩序管控。建强交警秩序中队,整合机关警力,全部下沉一线,负责城区易堵点的治堵保畅和国省道城郊结合部等重点道路的36个执勤点位,确保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对涉牌涉证、非法改拼装、电动三轮四轮车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二是严管重处。启用福田河省际、宋埠市际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严格检查“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营转非”大客车、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等重点车辆,重点打击“三超一疲劳”、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等违法行为。一季度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995起,酒驾 133起,醉驾84起,国省道违法3951起,农村道路违法1827起,暂扣违法载客电动三、四轮车588辆。三是应急联动。针对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提前预警,全警取消休假,局负责人在岗在位,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并依托指挥中心全面加强视频巡查,启动高频次路面巡逻,防范恶劣天气引发交通事故。完善应急预案,成立了200人的应急突击专班,加强与气象、公路等部门沟通对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行条件。
突出“宣”字,提升安全意识。一是借力媒体宣教。依托麻城公安、麻城交警、麻城融媒等“两微一抖”以及麻城新闻网等本地新媒体,提前发布春运期间“两公布一提示”以及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出行预警提示,引导驾驶人提前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注意行车安全;利用城区交通诱导屏、交通执勤岗亭电子显示屏、交管服务窗口播放安全出行标语,利用无忧短信平台推送交通安全预警信息;通过“湖北黄冈交警”官方微信曝光近期3起醉驾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围绕重点宣教。结合“平安麻城交警同行”主题,组织危化运输企业驾驶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深入市汽车客运中心向客运车辆驾驶人、乘车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在醒目位置张贴春运宣传海报2200余份。协调教育部门,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加大假期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力度。深化“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加强农村“一老一小”和进城务工人员宣传教育及警示提示。三是突出阵地宣教。依托交通违法处理、交通秩序整治、交通事故处理等执法业务窗口及路面阵地,发挥民辅警与交通参与者面对面接触的有利条件,坚持惩教结合原则,向驾驶人广泛宣传恶劣天气出行注意事项,告知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占用应急车道、超员超速超载、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切实提高驾驶人安全出行意识。
突出“服”字,打造温馨交管。一是加强交通疏导。交警大队主动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合理安排公路养护施工作业计划,交通高峰时段尽可能停止施工,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畅;引导群众减少驾车出行,降低路上滞留和事故风险,并采取远端控制、近端疏导等有效措施保障道路通行;充分发挥志愿者、“一村一辅警”作用,紧盯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及时劝导上路维持秩序、劝阻违法、提供服务。二是文明规范执法。在执勤执法活动中,要求民辅警全程使用执法执勤记录仪,加强全过程监管。督导民辅警在执法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上讲究方式方法,理性平和处置,做到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及时处置群众的求助。情况紧急、需要带道护送的,全线联动、接力护送。三是优化窗口服务。针对群众车管业务办理需求量增加的实际,车管所推出“假日车管”“带牌销售”“工作日午间窗口”“无人车管所”“一窗式”等便民服务举措,保证群众办事不用“往返跑”;推广应用“交管12123”手机APP,拓宽线上、线下车驾管业务办理渠道,打造“掌上车管所”,赢得了群众赞誉。
(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