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滋市洈水镇九岭岗村村民李江峰老人来到松滋市公安局洈水派出所求助,其因入伍时使用姓名与现在不一致,无法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希望该所民警为其出具相关证明。
原来,李江峰老人原名叫李寸意,1951年出生地为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胡家畈村,系1968年4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1973年退出现役,后经人介绍与洈水镇九岭岗村村民刘阿姨结婚。结婚时,按当地当时的风俗要改“成人名”,于是便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李江峰”。结婚后,即以李江峰之名迁来洈水镇九岭岗村生活至今,后来办户口、身份证均一直用“李江峰”这一名字。
去年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发现老人退伍证上的姓名与现名不符,因年代久远,相关档案也无从查找,只得暂时搁置。
看到别的退役军人都办到了优待证,已经71岁的李江峰老人想来想去心里总不是滋味。刘阿姨看老伴整天为办不了优待证的事愁眉苦脸,忍不住劝道:“办不了就算了,咱几十年都过来了……”“你懂什么?我办证是为了证明当兵服役的历史,是一种荣誉!”一向性格温和的李江峰老人气愤地打断了老伴的话。
不久前听说只要公安机关开具改名相关证明,也可以办优待证的消息。于是老人便特意找来了派出所,请求为其出具证明。
该所民警梅江涛了解情况后,情不自禁地说道:“帮老兵找回荣誉,这事得办!”他先是仔细询问老人的具体情况,帮助回忆改名细节,形成材料,然后多次下村调查走访九岭岗村委会村干部和村中年长者,了解到李江峰老人结婚来松滋后一直在九岭岗生活劳作,也知道老人确实是退伍老兵。
走访中,梅江涛得知老人还有一名战友也在洈水辖区生活,如获至宝,迅速走访居住于洈水镇樟木溪村的董细望老人。董老档案材料清晰,为解放军原某部队某部4连电工班班长,与李江峰老人为同一连队战友,并向民警证实李江峰在某部队服役期间原名确实为李寸意。
最终,该所就走访情况、证人材料、村居证明形成了书面报告。4月19日上午,该所民警梅江涛陪伴李江峰老人在户籍室提交了相关资料,办理了新户口本,登记了其曾用名为李寸意。
拿到相关证明材料和新办的户口本,李江峰老人欣慰地笑了。
(朱国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