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二字包含着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荆州区西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综治“矛调中心”建设,积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排查-调解-回访”三步着手,大力破解基层矛调难题。
坚持源头治理,多渠道收集纠纷隐患。西城街道共有37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194名,组建了由下沉党员、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离退休干部职工、居民志愿者、其他社会力量等为主体的6支队伍,人员960名,队员们走街串巷、走访入户,开展日常治安巡逻和法治宣传工作;今年来,截至目前,西城街道排查纠纷68起,均已调处化解,其中通过基层党组织自主排查纠纷38起,居民上报30起,基层党组织引导的排查占比达55%,成为纠纷排查主力军。
坚持多方联调,做到事结心结双解。一方面各社区党委组建治调主任、网格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综治中心四级排查预警机制,落实“日排查、日上报、日研判、日处置”,坚持“网格员日访五户”,坚持抓小抓苗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对于比较复杂的纠纷,由社区及时上报,街道做好协调,利用“1+3+N”情指勤舆维稳工作机制,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卫健、民政等办所积极参与协商,拟定企业微信电话会议研判常态化,共同推进问题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坚持事件回访,防止矛盾反弹和升级。按照命案防控工作要求,落实“1333”回访工作制度。“1”即一本台账资料,调解的相关情况、化解进度做好记录,做到严格保密;“3”即化解后的3日、30日及3个月以内分别做好一事一回访,消除疑虑,确保纠纷已完全化解。
除了弹好“排查-调解-回访”这三部曲以外,接下来,西城街道将以各类社区活动为载体,为居民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从“陌邻”变为“睦邻”的多样“熟人节”创新活动,实现由“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转变,降低矛盾发生率,提高矛盾化解率,构建城市社区“大矛调”联合体,促进矛盾化解,推动小区自治建设。
(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