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通山县出动价格、计量、质量、知识产权监管执法人员,到县城九宫大道老农业局段和东城客运站段,检查相关农资经营场所的市场秩序,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行动。
该局执法人员通过实地核查、现场询问等方式,重点针对涉农物资经营者在购销过程中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采取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变相提高销售价格的行为;商品名称和标识,是否存在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违法行为;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包装标注、净含量能否达到标准及产品使用期等问题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采取“边检查边宣传”形式,向农资经营者和农户宣传《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一步提高农民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增强农资经营单位责任意识,引导经营单位诚信守法经营。
本次检查共检查农资店12家,核查注册商标、专利号共28件,查出明码标价不规范、种子商品计量包装不规范、商标疑似过期等问题5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通过此次执法检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目标,提升了农资监管水平,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营造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有力保障了春耕农资质量安全和市场稳定。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监管,做好消费者投诉维权,坚决打击不法商家的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恶意涨价等行为,为通山县春耕备耕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通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