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黄冈市多举措加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教学宣传
2023-11-29 15:27:19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这里不仅诞生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开拓者——董必武,更建立了中国第一革命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产生了我党第一位女法官——闵丹桂,珍藏着我党现存最早的法律文书---《黄安县苏维埃政府革命法庭布告》,成为中国红色法治的起点。近年来,黄冈市以挖掘、用好用足用活红色法治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的研究教学宣传工作,赓续红色法治血脉。
  一、文化启航,实现“三项融合”。一是红色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创新开展黄梅戏唱响“八五”普法工作,运用深受黄冈老百姓喜爱的黄梅戏形式推出五部普法宣传视频,拍摄地点涵盖黄冈市多处红色遗址遗迹,420多家各类媒介纷纷转载宣传。积极创作一批红色法治文化作品:黄冈市司法局原创歌曲《祥和使者-司法所长之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创编《黄冈红色文化读本》,黄冈市中院、红安县法院创排舞台剧《薪火》、电视剧本《第一法庭》。黄冈市检察院、红安县检察院创作法治微视频《守护》,讲述通过公益诉讼推动鄂豫皖红军总医院旧址修缮完成守护英烈荣光的事迹,使红色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二是红色法治文化与党建、廉政文化相融合。结合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等主题活动,将红色法治人物宣传融合进入法治阵地建设内容。组建20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由60多名“五老”组成的宣讲报告团,深入乡村、学校、机关开展红色宣讲、法治讲座等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运用“村村响”“大篷车”“垸子夜话”“三句半”等载体和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视频展播、廉政书法、纪法宣传、红色讲解等活动。英山县黄梅戏戏剧团推出廉政法治戏剧《铁面金光悌审和珅》弘扬“律法不能因一人而屈”的宗旨,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三是红色法治文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融合。2022年创新实施关心下一代“三五工程”,即通过示范引领,开展红色文化、法治文化、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劳动文化(五类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五进),大力提升青少年政治觉悟、文化素养、法治素养、科技素养和劳动意识(五个提升)。全市评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3家,开展青少年“中华魂”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
  二、红色领航,建强“三类阵地”。一是建设宣传教育基地。全市现有红色遗址遗迹达655处,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董必武纪念馆、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还被命名为“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各类公园、学校、社区建设了一大批市级、县级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运用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戒毒宣传基地、廉政宣传基地等集中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建设红色文化场馆。全市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各类红色法治文化场馆,如市法院司法文化馆、红安县检察院“红色检魂”宣传场馆、团风县公益诉讼宣传场馆等。全面开放各类红色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先后有近300个省内外机关团体及大专院校、部队院校在我市红安、麻城等地挂牌建立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积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场所,增加红色文化元素,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增强基层红色文化阵地建设的社会效果。三是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一方面注重在阵地建设中加入红色元素,特别是各类机关、学校、乡村、社区的法治文化阵地,明确要求加入红色故事、黄冈法治人物等;另一方面注重选取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村居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如在陈潭秋故居陈策楼镇、红安县七里坪镇等一大批具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村落均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全市现有1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5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6个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单位,数量居全省前列。
  三、法治护航,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开展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教学工作,发布工作规划。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黄冈建设规划、黄冈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任务;2022年5月出台《黄冈市法治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专章对“弘扬红色法治文化”进行安排部署;2023年7月印发《黄冈市“八五”普法规划评估指标体系》,将“弘扬红色法治文化”作为评估、考核重要内容,保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市领导多次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市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7月专题视察“八五”普法工作,重点就红色法治文化融合、阵地建设等进行督导检查。市、县两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围绕加强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定期召开会议,督促党委宣传、网信、法院、检察院、文旅等部门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三是强化理论研究。成立全市“八五”普法讲师团,依托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市法学会、市委党校等,为红色法治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深度开展董必武法治思想、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地方立法制度、苏区革命法庭遗址遗物的保护与融合、革命根据地司法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等专项研讨,形成了一批原创性、有深度的法学研究成果。市委党校开发的教学专题《董必武的法治思想》已在党校主体班进行授课。2022年底第二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暨第十二届“法治湖北论坛”由黄冈市法学会与红安县共同承办,全市法学界专家学者向论坛组委会推送优秀论文60余篇。组织会员参加2023年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论文征集活动,5篇红色法治论文入选。2023年10月,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黄冈市向该馆推介了《鄂豫皖区的文化教育政策》《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临时组织大纲》等史料入馆收藏,展示了黄冈苏区时期在法制建设上的探索和成果。
  (周志强)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