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南麓,有一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罗田县河铺镇肖家塆村,428余户人家依山而居,一座座雕塑、一处处石刻、一个个展牌等法治宣传景观随处而见,人在法中游、法在景中现,构成了一幅美丽幽静的乡村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有一位正直正派的身影,他就是河铺镇远近闻名的"法律明白人"廖国营。这么多年,他一直用心用情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村民烦心事,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家门口的法律法规"讲解员"
"国营哥,隔壁的朱叔喝醉酒准备打老婆,在家里发酒疯胡言乱语,该怎么办啊?你迅速来!"2023年寒冬腊月的一个深夜,廖国营在睡梦中接到村民的电话,瞬间从床上弹跳起来,外套都来不及穿,迅速赶到朱某家中,第一时间制止了朱某的行为。
待双方冷静后,廖国营对朱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国家2016年就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家暴不再是家务事了!往轻里说,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往重里讲,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我现在报警,你可能要被拘留甚至坐牢,到时候不仅你自己受罪,子女还要受牵连!"
听到这里,朱某酒醒了一大半,半信半疑的开始听廖国营普及法律知识,经过廖国营耐心的劝导,他才意识到家暴是违法行为。廖国营告诉朱某的妻子:"如果你丈夫再犯类似毛病,可以直接拨打110,也可以打我电话。别怕,有法律保护你"。
在调解中普及法律知识,做到边调解边普法,让村民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学习领会法律知识,普法效果更好。经过长时间的普法之后,村民遇到法律问题都会习惯性找廖国营。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向村民讲解宪法、民法典、土地承包法及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对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法治需求,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分析讲解,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像廖国营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打通了罗田县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罗田县已培育"法律明白人"1230名,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带来的变化。
村庄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2023年10月,常年居住在广东佛山七十多岁的周某返回老宅居住,种地的过程中误将廖某的边界地种上了萝卜,廖某与周某多次理论未果,记性不好的周某固执的认为这块地就是他自己家的地,两人差点打起来。得知情况后,廖国营多次入户调解,苦口婆心劝导周某未经许可种植他人土地侵害了他人土地承包权,是违法行为。又对邻居廖某说:"他虽然误种了你的地,但也不是故意的,他多年未在家里住,年纪大了记性也差了,你本来在理,要是动手打老人了,就不在理了。"他又联系村委会的人和驻村法律顾问,将土地经营权证找出来,到现场确认四界。最终双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达成萝卜收成后归还误用土地的和解意见。
哪里有法治宣传,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矛盾纠纷,他就出现在哪里。在肖家塆村,村民提起"法律明白人"廖国营,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廖国营看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调解这种事情,既要把法律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又要跟他讲道理讲人情世故。"廖国营说,刚开始沟通也挺困难,但是天天跟他们讲,时间久了,他们也就明白这些道理了。以耐心换真心赢诚心是廖国营化解矛盾纠纷秉持的法宝。通过充分发挥熟人优势与"心"理念,他先后为全村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在他的努力带动下肖家塆村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塆,大事不出村。
法治乡村建设中的"监督员"
"肖家塆、是宝地、国奖村、有名气;人杰灵、水亦美、将你我、来养育;建设好、新农村、本条约、记在心....."这就是廖国营参与创作的肖家塆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既便于群众记住、又能约束群众的行为,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对于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十分凑效。村民余某养了几只鸡,经常将鸡散养,鸡粪弄到邻居家门口到处都是,群众意见很大,但余某依旧我行我素。这时,周围的乡亲都出来劝阻:"村规民约'三字经'里写的--鸡鸭鹅、要圈养,大家都要遵规守约。"经过乡亲的劝说,余某最终转过弯来了,将鸡鸭鹅圈养起来。随着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很多村民在做事前,都会主动问一问廖国营,这个事能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会不会影响村集体的荣誉。村民跟廖国营说:"你的付出不是白付出的,你看咱们村民多好,你说啥我们都听。"
心平气和才能政通人和,曾经的肖家湾是一个经济薄弱、设施落后的穷山村,如今的肖家湾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北省卫生村、黄冈市生态文明村等20余项荣誉。
像廖国营这样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全心全意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桥梁,展现了乡村"法律明白人"的动人风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动能。
(毛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