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扶贫走基层 喜看今日长塘村 ——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口帮扶长塘村纪实
2021-02-01 16:54:52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九,年味越来越浓,采访人员来到麻城市宋埠镇长塘村,进村的牌楼上刻有“宋埠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刷黑的路面平整干净,两边的白色标志线格外醒目,路边还修了马路牙子,排水沟渠又宽又深,没有垃圾,周边树木葱茏,给人整个感觉就是这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不错,环境美好。
种下梧桐树 招得凤凰来
在村委会,57岁的村总支书记何平原向记者介绍:“全村2300多人,耕地面积1600亩,人多地少,以前主要种植棉花、油菜和蔬菜,另外就是种一些杂粮如花生、红薯之类的,是远近出名的贫困村,也是麻城市委组织部挂号的软弱涣散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想翻身真不容易。”
变化出现在2012年,湖北省委开展“三万”活动,原麻城市国土资源局对口帮扶长塘村。“驻村的干部每年为村里争取一点资金,每年争取一些项目,每年都搞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国土局的关心和帮助下,才有了长塘村的今天。”何平原对记者说。
长塘村位于宋埠镇南郊,东临举水河,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貌,全村版图面积2.37平方公里。历史上就有种植辣椒、韭菜、大椒、芹菜和萝卜等蔬菜,成群结队用肩挑至新洲阳逻搭船至汉口集市销售的传统。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蔡斌告诉记者,驻村干部在深入调查了解了长塘村的历史,每家每户入室调查掌握人口状况、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合作医疗等详细情况的基础上,为长塘村的发展描绘了一张发展蓝图。
通过土地整治,600亩高低不平,排灌不畅的农田被整理成一排接着一排的蔬菜大棚,麻城市备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400元/亩流转费从村民手中流转了土地600亩。备良公司负责人胡备良告诉记者:“合作社主要聘请当地贫困户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妇女负责浇水、施肥,每天60元,现做现结不过夜,每年光付工钱这一块就在20万以上。
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长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吸引了湖北思迈特研学旅行中心投资进驻,中心负责人王星告诉记者,在麻城市教育局和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租用村里30亩土地,建起了宋埠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研学基地,主要培育在校的中小学生,一次可容纳300人。
“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光是书本教育,更多地要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帮助下,我们办理了土地用地手续,建起了学生宿舍和食堂,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吃住都可以在这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有老师讲解农作物生长规律,有现场采摘,种植蔬菜,提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机会。”王星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垂钓园里惊喜多
何选锋,长塘村本地人,14岁外出打工,在三峡工地干过挖机,到浙江不要工钱为汽车修理厂打工一年,只为有一口饭吃,靠着诚信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赢得老板信任,随后事业不断发展,如今也有几百万的存款。驻村工作队员得知这位能人回家后,主动与其联系,希望他能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
看着家乡的道路、环境都建设的不错,心思活络的他看中了村里废弃的几口塘堰,于是投资100多万元将几个水塘进行了集中整修,中间架起栈桥,四周进行了硬化,能同时容纳200多人在此垂钓。
从外面购进12斤以上的青鱼、10斤以上的胖头、花鲢,还有黄骨、喜头、鳊鱼等,每次购鱼都是几十万元,他将购鱼、放鱼到塘的过程全程录下来,发到抖音上,吸引了周边几百名钓鱼爱好者。
“干什么都要有技术,在外面买的鱼,放在自己的塘里不一定能活。”何选锋告诉记者,为此他也损失过几十万元,后来就慢慢摸出门道来了。
如今,他的手机里已有几千人的垂钓群,有的钓友半夜远道赶过来,就是为了占个好位置。说着他拿出手机让记者看他录的视频,上百人的钓鱼队伍,周边停满车辆。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总想找一个地方释放出来,钓鱼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娱乐和运动方式,每个钓友收200元,钓多钓少不限,他们来了后要吃饭要消费,走的时候还会买一些村里的新鲜蔬菜,对村里也是一个贡献。”何选锋说。
如今的何选锋一方面继续着在浙江的事业,另一方面准备投资300多万,搞水产养殖,建儿童游乐中心和康养中心。他说家乡的情怀让他总想着为村里多做一些事。
驻村干部帮卖菜
去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麻城市实施交通管制,胡备良看着几十亩的花菜、包菜一个个长得脸盆般大小却笑不出来,别说把蔬菜销往武汉市,就是出村也是一个大难题。眼看气温升高,再不卖出去就要烂地里了,除去种子、肥料不说,光人工费就要损失十几万。
正当胡备良一筹莫展时,驻村第一书记熊胜利找上门来,他用手机拍下新鲜的蔬菜,一方面发朋友圈,一方面打电话联系麻城电商办负责人。很快就帮助胡备良卖掉了3万多斤花菜,每斤2块钱,挽回了6万多元的损失。
花菜卖完了,包菜又成熟了。而且这一次比上次数量更大,运输也更困难。去年3月6日一大早,熊胜利又驱车赶到城里,去找商务局相关部门,请求他们帮忙销售10万斤包菜。麻城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绍厚亲自给电商们打电话,要求电商们在市内10多个网上购物平台上销售长塘村的包菜。胡备良只需要将包菜砍好,整理打包装车,电商负责运输和销售。
3月7日,首批10万斤包菜运往麻城市内各大超市。疫情期间,熊胜利和工作队员还带领长塘村38名青年志愿者,成立了3个志愿服务小组。他们想法设法帮助该村孤寡老人及零散种植户销售他们自己种的蔬菜。长塘村共有600多户,2000多村民在家,志愿者们每天通过网络登记村民所需生活物资,再到种植户家中去协商,按照市场价收购蔬菜和农副产品,然后再逐一分发到村民家中。通过这种自给自足的内销方式,已经帮助该村农户销售了2万多个鸡蛋,2000多斤莲藕和5000多斤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有些五保户、低保户老人不会使用支付宝,现金用完了,无法去银行取钱,熊胜利他们就帮助老人购买生活物资,并垫付全部费用,他说:“到现在,我已经用支付宝垫付了2000多元了,但是,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赖账,因为老百姓信任我,我也相信他们。”
“如今的长塘村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前途一片光明。北京步布鞋厂订购长塘村800亩的丝瓜络,老干妈集团订购300亩的辣椒,安徽桐城来人安装好烘干设备收购村里的干豆角。村里的耕地不够用,我们已与周边几个村联系好,将产业扩展到他们那去。”说到未来的发展,村支书何平原一脸笑意。
(胡志喜 刘霞 刘丹生)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