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税务总局素质提升“115工程”实施以来,通山县局按照上级部署,精心组织,从严要求,扎实开展了练兵比武活动,有效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爱岗敬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税收工作任务落实和税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县局连续五年在全市税务系统“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中团体成绩位居前三,多次被评为全市练兵比武优胜单位。
一、拓展岗位练兵广度,掀起层层练兵潮
一是练兵责任全压实。县局党委始终把练兵比武作为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人教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领导机制,先后多次召开“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工作推进会、联席会、动员会、总结会,统一规划练兵路线,分类布置比武任务,定期进行跟踪督办和总结推广,从而使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等各环节责任明确,落实有力。
二是练兵人员全覆盖。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县局每年围绕税收重点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以上,干部职工人均参训12天左右。在2020年疫情期间,仍然充分发挥中国税务网络大学、学习兴税平台等优势,保持了练兵比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有序推进。目前,全县税务系统在中国税务网络大学学习总时长达1.5万学时,学习兴税平台人均积分100分以上。
三是练兵方式全整合。根据各岗位干部职工的实际情况,除采取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外,还区别不同类型,分别推进了在岗互学、业务讲学、以会代训、以师带徒等各种练兵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2016年以来,有68对师徒结成“对子”, 先后有10余名干部成为了青年大讲堂常驻讲师,青年夜校每年组织学习40次以上,县局青年干部阮加佳还获得全省兼职教师资格。
二、打磨参赛选手精度,淬炼比武尖刀班
一是因人制宜,精准培训。近年来,全市税务系统练兵比武趋于精细化、专业化,到2020年已经由五大类别发展到13个类别。对此,县局在日常培训方面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尽可能地增加培训的精准度。尤其是对于实操性比较强的业务选手,除督促在岗自学外,还因地制宜随时、随事、随机开展练兵比武,必要时甚至采取“每周一小考,每旬一大考,每月结业考”的措施,统一时间、统一试卷,进行滚动高压测试,实现以训促学、以考促学,使他们掌握知识系统化、学习内容精细化、培训效果最大化。每年业务大比武前夕,县局都要组织参赛选手进行封闭脱产学习一周,通过赛前突击强化训练,为大比武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优中择优,精心选拔。参赛选手的选拔推荐是业务大比武的重要一环。为了选拔出高水平的选手,县局制定了“自主报名+选拔测试”的筛选模式,每年都要在前期干部职工认真自学、踊跃报名的基础上先邀请市局相关业务专家出卷进行初选,再由各牵头部门对报名人员定期测试最终择优确定参加市局、省局业务大比武人员。
三是贴心服务,精细保障。县局指定人教部门专人负责练兵比武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经费大幅缩减,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舍得投入,全力保障每年支出不少于10万元,并着力为练兵比武人员提供优良的设施环境,比如将局机关五楼视频会议室作为青年夜校的固定活动场所,凡报考“三师一硕”人员购买课件以及报名费、书本费、差旅费等都全额报销,并主动为选手进行思想疏导,及时排忧解难,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干劲和参赛热情。
三、强化人才培养力度,锻造税务生力军
一是多个平台借力。县局借助蓝色训练营、青年夜校、青年大讲堂等多个平台,培养青年干部敢于“显绩”、勇于“露面”的胆识,并倒逼他们自我加压,巩固提高,使大批营员在全市各类比拼活动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在2017全市蓝色训练营“税与争锋”辩论赛中,参赛选手获得三等奖;在2018年才艺展示活动中表演的节目获得不俗评价。近五年来,先后有4人入选总局素质提升“115工程”—专业骨干项目人员名单,22人入选总局素质提升“115工程”—岗位能手项目人员名单,6人被评为全市税务系统“业务大比武”岗位能手。在全员练兵的浪潮中,有3人获得了律师资格,2人取得税务师资格,5人考取了在职研究生,2人入选省局专业化团队。
二是多重激励发力。县局把学习比武情况与经济待遇、评优评先、职级晋升挂钩,对获得省局“岗位能手”“业务骨干”等称号的,当年公务员年度考核给予记嘉奖一次,并优先推荐参加高层次培训;对在各类比拼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对于获得各级荣誉的,每年还要在全县税务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彰。比如2020年提拔的5名副股级干部,有3人多次获得市局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三是多方关怀加力。县局现有35岁以下青年干部68人,其中一半以上为非通山籍人员,这些同志都是县局机关和各基层分局的业务骨干,是税务部门的生力军。为了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县局从细微之处着手,不仅改善食堂伙食,解决青年干部吃饭问题,而且还租借三层民房作为青年公寓,让他们有个集中学习和生活之所,并经常组织青年干部与友邻单位开展联谊活动,设身处地解决青年干部的个人问题,较好地营造了重视青年、关注青年、关心青年的良好氛围,力求让青年干部在通山留得住、有作为。
(通山县税务局
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