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春佳节将至,为了烘托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广大群众度过一个欢乐温馨的新春佳节,黄梅县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简称“县园林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指示,在该县城管执法局具体领导下,本着“节约、生态、自然、美观”的原则,不畏严寒,提前策划,全面实施春节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新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为使2021年春节县城环境整洁美观,县园林中心加大绿化整治力度,做好绿化保洁、植物更新、补植补种、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及绿化配套设施维护检修等工作,确保管辖范围内绿化无死株、无杂草、无垃圾、无黄土裸露、无设施缺损、无毁绿损绿现象,并按照工作要求和管护标准,及时清理城区道路绿化带和公园、小游园、一河两岸绿化带里落叶、各类垃圾杂物等,园林中心每日出动六台洒水车、 2台园林垃圾清运车,100余人忙碌身影遍布全城绿化丛中,加班加点加强绿化养护、保洁工作,充分发挥园林生态效果,为市民提供洁净的园林休闲环境。
为使新的一年县城品位有一个质的提升,县园林中心在城区主要街道、东禅公园、火车站广场、导流岛、桥涵、道路中间护栏等城市窗口节点进行精细化环境布置。并结合地段和设计图案使用菊花、三色堇(蝴蝶黄)、石竹、甘蓝等色彩鲜艳且耐寒的各种时令花卉为主,辅以主题造型、造景,增强视觉冲击力,营造出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色彩绚丽的花卉和生态造型引来不少市民停驻观赏、合影留念。目前已经完成东禅公园、一河两岸、文化公园、火车站广场、导流岛等15处花草更换达5万株。
由于城区道路刷黑路面抬升提质,部分原有绿化带、导流岛低沉或破损,园林中心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主动作为,迅速启动绿化升级改造工作,更换绿化带路沿石,因地制宜补栽植乔木、灌木、色块苗等。目前已经完成时代广场、东禅小游园五祖大道南段、西城大道、工业园C17路105国道郭林桥红路灯处导流岛、振兴驾校外围、火车站人行道等八处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更换三小、鲍照路、凤凰路等14处路沿石。栽植乔木1114株、灌木767株、色块苗11万株、草坪11930平方米。升级后街景焕然一新,以清新靓丽风景示人。
“清晨,推开窗户,满眼绿色尽收眼底。走出家门走进公园,幸福感、获得感满满。”1月4日上午,在东禅小游园,正在锻炼的市民胡先生高兴地说,过去这里是老县河淤积的天然垃圾池和洪涝易发地,现在蝶变成美丽游园,亭台碧水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园林绿地和休闲健身,虽然数九寒冬却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形式,位置靠近居民区,功能以市民休闲、健身为主。配置四角亭、休憩座椅、健身器材、垃圾桶、亲水亭台、公共厕所等。布局上贯穿多样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在平面上做到变化多样、疏落有致,立体面上高低错落,乔、灌、地被结合,与城市雕塑、山石等形成立体游园景观。从裸露土地到精致游园,附近的居民多了一个家门口休闲的好地方,城市也多了一片绿色。
漫步黄梅一河两岸,林立的高楼、蜿蜒的岸线配合着各式灯光一齐勾勒出梅城绚丽的轮廓,绿化丛中,火树银花,繁星点点,与古韵绕梁的乱石塔遥相呼应,与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在五彩灯光照耀下如琉璃般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流动于山水之间的亮化线,勾勒着这座千年古邑时尚、活力、独特的璀璨天际线。
新春佳节来临之前,园林中心提前绸缪夜景亮化工程,要求一河两岸、东禅公园、文化公园、站前广场、城区各类小游园、主街道导流岛等绿化带内维修艺术轮廓灯。结合街道节点区域特性,打造不同主题、不同风格节日灯光氛围,夜景照明维修改造,提升梅城夜景颜值。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享受艺术灯光营造的节日氛围和优雅浪漫夜景生活。
生态园林建设,彰显城管园林人使命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在生态园林发展过程中,让黄梅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物质成果的同时,也获得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在园中,园在城里。今天,一个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林生态画卷正在梅城徐徐展开。
(
王媛 陈国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