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魔暗布荆棘,当生命亟待续航,公安县人民医院始终以创新为帆、以匠心为桨,在医学探索的浪潮中勇立潮头。2025年,一项项突破性的医疗技术相继落地生根,不仅以硬核实力镌刻县域医疗发展的里程碑,更用生命至上的担当赢得同行颔首赞誉,以守护安康的实绩收获百姓由衷信赖。
微创消融精准破局
限制类技术树县域标杆
甲状腺疾病诊疗长期困扰着县域患者,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与恢复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公安县人民医院自2023年6月率先开展该项技术后持续深耕,截至2025年10月已成功完成193例手术,其中包括1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17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现全员痊愈出院且零并发症的卓越战绩。这项技术以"毫米级精准、微创化治疗"打破传统桎梏,其规范的操作流程与完美的临床成效,成为县域限制类医疗技术规范化应用的典范,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开辟了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稳的康复新路径。

血管介入双线告捷
拆除体内"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微创隔绝术首战告捷。7月,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在多学科协作中展开。55岁的文女士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6cm,如同体内潜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引发致命大出血,加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难度堪称县域诊疗领域的高难度挑战。医院放射医学影像科介入团队迅速联合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组建多学科攻坚团队,反复推演制定个性化方案,在上级教授精准指导下,成功完成首例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这项微创技术大幅降低了手术风险与并发症发生率,标志着该院在血管介入诊疗领域实现质的飞跃,为主动脉疾病患者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急性肠系膜栓塞介入救治创佳绩。同月,介入团队再迎紧急挑战。59岁的石先生突发剧烈腹痛并伴便血水,经诊断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此类疾病若救治不及时,肠管缺血坏死、感染性休克等致命风险将接踵而至,传统手术死亡率高达60%~85%。生死时速间,介入团队紧急启动绿色通道,10分钟内完成全部手术准备,凭借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术精准开通堵塞血管。术后6天,石先生便痊愈出院。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彰显了医院在危急重症血管疾病救治中的顶尖实力,为县域此类疾病诊疗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效方案。

卒中救治全域联动
刷新基层急救速度
县域协同突破黄金时效。急性脑梗死救治,每一秒都在与脑细胞的死亡赛跑。5月,医共体单位斗湖堤镇卫生院接诊一名69岁急性脑梗患者,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县域医学影像平台上传CT数据。卒中中心主任吴新高远程精准锁定病灶,一键启动跨机构绿色通道。从患者抵达卫生院到溶栓给药仅用时48分钟,较国家质控标准提前12分钟;转运至总院后,DNT时间严格控制在45分钟黄金救治窗内,患者肢体肌力与言语功能迅速得到改善。这一案例生动印证了医院“村筛查—镇处理—县救治”三级急救网络的高效协同能力,为县域卒中救治树立了时效标杆。

基层溶栓实现零的突破。10月,章庄铺中心卫生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公安县人民医院派驻神经内科专家李伟的指导下,成功开展首例基层静脉溶栓治疗。79岁的朱先生突发言语艰涩、口角歪斜,危急时刻,李医生迅速评估确认患者处于溶栓"时间窗"内,果断启动治疗。半小时后,朱先生右侧肢体恢复活动、言语转清,复查未出现脑出血征象。这一突破将卒中救治的黄金圈延伸至基层末梢,让乡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及时、优质的急救服务,彻底打破了基层卒中救治的技术瓶颈。

畸形矫治精准施策
骨科技术重燃希望
近50年的弯腰驼背,是陈女士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她因右侧股骨颈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伴严重骨关节炎,长期饱受病痛折磨。3月,该院骨科团队接下这一棘手病例,针对其复杂病情反复研讨,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成功实施首例个性化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精准完成截骨与假体植入,术后次日便为陈女士启动康复训练,一周后她已能借助助行器独立行走。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帮助患者摆脱了半个世纪的病痛困扰,更标志着医院在复杂畸形矫治与关节置换领域的技术水平迈上新高度,为更多骨关节疾病患者带来康复曙光。

远程协作赋能基层
医疗资源精准下沉
9月,杨家厂镇卫生院的手术室里上演了一场“隔空问诊、现场施治”的医疗协作。医院依托医共体远程平台,为基层骨科手术提供实时指导,成功助力该院完成首例远程协作骨科手术。通过远程技术打破空间壁垒,让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既免去了患者奔波求医的辛劳,又为基层医护人员搭建了技术学习的实战平台,为县域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罕见病诊疗破冰前行
精准医疗彰显温度
面对罕见病诊疗的重重困境,该院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8月,一名8岁患儿因不明原因肝病辗转多家医院5年仍未确诊,最终慕名来到公安县人民医院。感染及肝病中心迅速联合超声影像科、病理科组建专项攻坚组,针对患儿年龄小、配合度低的特点,耐心缓解其恐惧情绪,在3秒屏气的关键间隙精准完成首例儿童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结合病理分析,最终确诊患儿为肝豆状核变性,并立即启动规范治疗。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区域内儿童肝脏穿刺技术的空白,更构建了儿童肝病精准诊疗的全新模式,为罕见病患儿点亮了生命希望之光。

从限制类技术的规范应用到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攻坚,从急救网络的全域覆盖到远程医疗的资源下沉,从疑难骨科矫治到罕见病诊疗破冰,公安县人民医院2025年的每一项首例技术,都是医疗团队深耕细研的智慧结晶,更是县域医疗能力跃升的见证。下一步,公安县人民医院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守护百姓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更精湛的医术、更优质的服务,书写县域医疗发展的新篇章。
(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