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血管介入团队成功完成县域内首例经桡动脉入路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这标志着该院肿瘤微创介入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一技术的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微创介入治疗需要长时间卧床的困境,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感及体验感。
61岁的陈大爷(化名),既往有肠道肿瘤手术史,发现肝内转移瘤2年,去年曾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经股动脉),术后病灶控制尚可,现来院复查肝脏肿瘤较前增多、增大,但一想到穿刺股动脉置管化疗需要卧床3天左右,陈大爷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躺这么长时间,腿不能弯,身不能翻,大小便也不方便,做完治疗腰酸背痛”。结合患者实际,同时借鉴国内先进经验,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放射科血管介入团队果断调整方案,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

术中,介入医生熟练穿刺手腕部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肝脏肿瘤供血血管内,包扎好鞘管及导管后返回病房,按照术前制定的化疗方案,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精准地灌注至肿瘤内,整个治疗过程中,陈大爷在病房中走路、端坐、翻身、弯腿均不受影响,无需“躺平”,且无化疗的不适反应。拔除导管后,对于手腕部小针眼加压包扎,患者即可像正常人一样活动。“和之前经大腿穿刺置管化疗需要躺3天时间相比,舒服多了。”患者对于这项技术革新也是连连称赞。
据放射科血管介入团队介绍,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经股动脉入路,患者不得不绝对卧床,严格制动48~72小时,且穿刺侧肢体不能弯曲,不能坐立、翻身,腰痛难忍,大小便也十分不便,导致患者身心疲惫,同时长时间制动,也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相比之下,桡动脉入路无需腿部制动、无需卧床、大大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就医体验。
“对肿瘤患者来说,‘不躺平’的治疗不仅是身体负担的减轻,更是对抗病魔的信心加持。”正如陈大爷术后的真切感慨,经桡动脉入路HAIC技术的突破,让抗癌治疗不再与“煎熬”绑定。
此次技术革新是“全院无痛化”建设的重要延伸——不仅规避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的腰酸背痛,更减少了制动相关并发症带来的额外痛苦,让治疗全程更舒适;同时彰显了“医技介入化”的发展方向——依托放射科血管介入团队的专业能力,将介入技术深度融入肿瘤诊疗,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开辟了更优治疗路径。
下一步,公安县人民医院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持续推动三大理念在更多诊疗领域落地,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让“少遭罪、治好病”成为每一位患者的就医体验。
(郑钟 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