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紧密协作,依托先进设备及规范管理,成功帮助一名脑出血后并发多种病症患者摆脱困境,重拾生活希望。
68岁的患者彭女士因处于“脑出血恢复期”,由其他医院转入该院康复科、中医科接受治疗。入院时,彭女士的情况十分复杂: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表达困难、认知功能受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仅为10分,基本生活难以自理。更让她痛苦的是,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排尿困难、多年的睡眠障碍,以及长达27年的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由于对精神类药物服用不规范,她的情绪极不稳定,睡眠质量极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康复进程。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康复专科护士、老年专科及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小组迅速行动。团队为彭女士进行了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明确膀胱安全容量后,制定了个性化饮水计划,指导她详细记录排尿日记。结合饮水情况、排尿日记及导尿前的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科学的间歇导尿频次。
同时,医护人员还向彭女士及其家属进行了细致的康复指导,通过盆底肌锻练、提肛运动等精准执行膀胱功能训练,助力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治疗中,每日督促彭女士完成盆底肌电子生物反馈及盆底磁治疗,利用电刺激增加盆底肌张力和控制能力,巩固盆底肌训练的效果;排尿时,利用叩击大腿内侧、扳机点排尿等方式,诱发膀胱反射收缩,产生排尿。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周的规范管理,彭女士的膀胱功能逐步改善,成功摆脱了对间歇导尿的依赖,实现了自主排尿,生活尊严和便利性大幅提升。
针对患者的睡眠和情绪问题,老年专科护士喻叶成及医疗团队重新评估并优化了精神类药物方案,护理团队加强了用药督导和心理疏导,确保其规范、按时服药。同时,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有氧训练、推拿等康复治疗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彭女士的整体状况持续向好:睡眠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夜间能安稳入睡,日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患者已成功拔除导尿管,睡眠安稳,情绪稳定,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获得实质性改善,康复信心大增。
据悉,此例成功救治案例,充分展现了公安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在处理复杂后遗症及多系统并发症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凸显了规范、系统化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及睡眠质量保障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彰显了康复医疗的巨大价值与潜力。
(喻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