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跨越山海的“云端解纷”——通城县综治中心远程调解模式的创新实践
2025-09-08 18:13:41 来源: 点击: 0
       劳务输出大县的解纷之困
       通城县作为湖北典型的打工大县,全县超10万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跨地域矛盾纠纷占比逐年攀升。过去,外出人员遇纠纷常需往返家乡诉讼,耗时费力不说,还可能因误工影响收入,甚至因程序拖延激化矛盾。如何让“人在他乡”的纠纷“就地化解”?通城县综治中心以数字化改革破题,创新推出“远程调解”模式,依托智能平台构建“线上对接、实时互动、全程留痕”的解纷新机制,让跨洋、跨省的矛盾纠纷在“云端”高效化解。
       核心机制:远程调解的“破圈”密码
       通城县远程调解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数字技术打破空间壁垒,通过“三个在线”重构解纷流程:
       在线连接:依托“多元调解平台”“多元调解微信小程序”等工具,实现当事人、调解员跨地域实时视频连线;
       在线协商:灵活匹配当事人时差(如跨境调解利用境外当事人休息时段),支持文字、语音、视频多形式沟通;
       在线签约:调解协议通过电子签名系统即时生成,具备法律效力,全程记录可追溯,确保公平透明。
       这一模式直击传统调解“空间限制严、时间成本高、执行难度大”的痛点,让“隔山隔海也能见面解纷”成为现实。
       实践案例:从跨国婚姻到跨省借贷的“云端和解”
       
       案例一:跨国婚姻的“云上破冰”——胡某蓉与郑某明的离婚调解
       矛盾焦点:通城县胡某蓉(上海市务工)与丈夫郑某明(化名、迪拜市务工)因长期分居感情破裂,胡某蓉欲离婚却因郑某明在国外面临“文书难送、开庭难到、执行难追”三大困境。
       调解难点:
       *双方分处上海市、迪拜市,无法线下见面;
       *郑某明顾虑抚养权(无力照顾孩子)与财产分配(房产、车辆归属);
       *胡某蓉请假仅一周,时间紧迫。
       破局过程:
       1.共情疏导,解开心结调解员以“父亲”身份与郑某明视频沟通,先肯定其对孩子的牵挂:“您坚持抚养权,是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这份心我们都懂”。随后理性分析:“但您在迪拜工作繁忙,父母身体也不好,强行争取抚养权,孩子可能面临‘两边都顾不上’的窘境。胡某蓉在上海能每天陪伴孩子,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2.双向协调,促成让步对胡某蓉则安抚焦虑:“我们一定帮您高效解决,不耽误返程”。同时引导其从孩子角度考虑:“郑某明在国外打拼不易,若您在财产上适当让步,他能更快接受调解,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有好处”。最终胡某蓉将车辆补偿从3万增至5万。
       3.云端签约,终结拉锯2024年8月15日,双方通过远程平台视频确认条款:抚养权归胡某蓉,郑某明每月支付1500元抚养费;房产过户至孩子名下,车辆归胡某蓉所有,胡某蓉30日内支付5万元补偿。点击“确认”键,这场跨越6000公里的离婚纠纷仅用7天便圆满解决。
       
       案例二:跨省借贷的“隔空调解”——吴某前与胡某勇的44万纠纷

       矛盾焦点:湖北通城吴某前与广西南宁胡某勇本是邻居,2011年胡某勇因办厂借款44万元,约定月息1分7厘。截至2025年,胡某勇仍欠本金38万、利息22.83万,多次催讨无果。
       调解难点:双方分处两省,传统调解需胡某勇往返,成本高且易激化矛盾。
       破局过程:
       1.线上预沟通:调解员通过电话梳理债务明细,明确争议点(利息减免与分期还款),并指导双方注册“多元调解小程序”。
       2.云端面对面:2025年4月23日,吴某前在通城综治中心、胡某勇在南宁同步登录平台。调解员先核对借款凭证,再结合邻里情分劝导:“你们本是乡邻,胡某勇办厂也不容易,吴叔也希望尽快拿回本金”。同时向胡某勇释法:“若继续拖欠,吴叔可申请强制执行,利息可能更高”。
       协议“云确认”:最终双方达成“分期还本金、免利息”方案:胡某勇分12期(2025年5月至2029年2月)偿还38万本金,若按期还款则免22.83万利息;若违约,吴某前可申请执行全部本息。协议通过平台在线签署,电子签章同步生效,一场持续14年的纠纷终于“云落幕”。
       建设成效:数字赋能下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通城县综治中心远程调解模式运行以来,已成为县域矛盾化解的“金名片”,成效显著。
       数据见证实效:累计调解案件超600件,覆盖跨国(澳大利亚、迪拜、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跨省(上海、广东、福建、新疆等省)、省内多元场景,其中跨国案件占比超10%;
       成本大幅降低:当事人人均节省交通、误工成本超5000元(如跨国婚姻案中郑某明免于专程回国、胡某蓉免于往返上海-通城,借贷案中胡某勇免于广西-通城奔波);
       效率显著提升:平均调解周期从传统的2-3个月缩短至7-15天,调解成功率超90%;
       模式持续拓展:配套智能服务工具,通城县综治中心大厅内设置法律数字机器人“瑶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查询、调解指南等服务;同时,引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多种解纷渠道,通过动态展示调解员信息、在线预约入口,实现在线视频调解、在线确认调解协议、在线司法确认等,足不出户,提高调解效率,形成“远程调解+智能服务”的全链条解纷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
       “时空阻隔”到“云端相连”的治理启示
       通城县综治中心远程调解模式的成功,本质是以数字技术回应民生需求,用治理创新破解地域难题。它不仅让“人在他乡”的纠纷“就地化解”,更探索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通城路径”——通过技术赋能让服务“触手可及”,用温度化解矛盾,用效率守护公平。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远程调解有望进一步拓展场景、提升效能,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数字化延伸,为更多劳务输出地区提供可复制的解纷样本。
           来源:(通城县政法委)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