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税务+人社”信用联动织密监管网 诚信建设显实效
2025-08-13 16:31:09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作为通城县深化个人所得税信用体系建设“税信达”试点的重要举措,县税务局与县人社局近期紧密协作,率先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显著提升了社保费征缴与个人所得税申报的协同监管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信”动能。
依托“税信达”项目搭建的信息共享平台,两部门定期交换关键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精准发现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税务部门识别出部分单位存在社保缴纳记录但未同步申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另一方面,人社部门也筛查出部分企业申报了工资薪金却缺少对应社保缴纳记录的现象。
发现问题后,通城县税务局迅速行动,立即提请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专项会议,重点宣讲“税信达”项目中“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监管核心机制,强调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性,并部署自查整改工作。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在短期内完成了自查并主动补缴了相应税款。
与此同时,在部门协作合力下,人社部门对存在社保缴纳疑点的企业启动了深度核查,聚焦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凭证等关键环节。目前核查工作正有序推进,已有效督促多家企业及时纠正了社保缴纳方面的疏漏,完成了社保费的补缴。
“这次跨部门协作意义重大,”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共享实现了双向赋能,既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防止‘漏保’,也促进了个人所得税的如实申报,遏制了‘少税’,是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的有力实践。”
此次“税务+人社”的成功联动,是通城县“税信达”个人所得税信用体系建设先行示范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社保与个税协同征管难题,更通过跨部门信用信息的深度共享与应用,初步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监管格局,推动着“诚信纳税”日益成为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身份证”,为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信用基础。
(成明聪 卢金勇)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