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服务的征程中,公安县人民医院始终坚守“为人民的大健康服务”宗旨,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推出一系列涵盖就医全流程的便民举措,从挂号缴费到诊疗服务,从老年关怀到延伸服务,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患者的健康一路保驾护航。
挂号缴费:多元渠道,轻松便捷
多元挂号渠道。公安县人民医院深知挂号缴费环节对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性,自2018年起,医院开始为患者提供多元的挂号渠道。患者只需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中搜索“公安县人民医院”,动动手指就能轻松预约挂号。此外,自助机和一楼门诊大厅的人工窗口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是使用身份证、社保卡还是医保电子凭证,都能顺利完成挂号。
医保移动支付。2023年初,医院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将缴费结算窗口“搬进”了患者手机。挂号、就诊缴费和医保结算全程“掌上办”,系统自动核算医保报销与自费费用,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诊疗服务:关怀入微,贴心周到
午间门诊“不打烊”。考虑到上班族、学生和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医院自2024年9月2日起,所有门诊(含专家门诊)均常态化开设午间门诊。夏季上午门诊时间为7:30~12:00,冬季上午门诊时间为8:00~12:00;午间门诊从12:30持续到16:00,且节假日也正常开放。16:00之后,急诊科接力服务,确保患者随时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复诊0元号”。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医院自2024年9月初推出“一号管三天”政策。门诊患者因检验、检查当日未完成或结果未及时查看,尚未完成诊疗的,可在就诊当天及后续两天内,携带结果返回同一科室复诊,无需二次挂号。患者只需持检验检查报告单到各诊区分诊台报到,在候诊区等待叫号即可,这一举措不仅节省了患者的费用,也提高了就医效率。
老年服务:专属定制,温暖相伴
“四个全面”优化环境。全面整合门诊各项服务功能。医院2024年10月21日建立了“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整合导诊导医、便民门诊、医保服务、双向转诊、健康教育、药学咨询等多项功能,避免了老人反复跑路的麻烦。全流程落实“老年人优先”策略。服务窗口、诊室张贴明显标识,设老年人专用窗口,75岁以上老人置顶优先,70~75岁老人前置优先,放射、超声等窗口70岁以上老人优先,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全面加强导诊导医服务。设导医导诊固定岗和流动岗,嵌入门诊服务志愿者,形成多点联动的服务网络,遍布各楼层、各窗口,提供“接力式”服务。全面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还开发挂号端“老年关爱版”,支持语音输入、短信提醒,安排志愿者辅助操作自助机,保留人工服务,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推动“互联网医院”上线,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
“三个提升”便捷流程。提升老年人挂号体验。改造挂号预约系统,家人、亲友能代挂号,开通电话预约专线,预留现场专家号源,有序推广70岁以上老人免挂号费。提升老年人检查检验取药环节体验。严格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不必要项目,为老年人减轻经济负担。建设智慧药房,处方与配送系统无缝对接,医师、药师入驻“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开展代煎、配送、咨询等服务。提升老年人便民服务体验。门诊配备共享轮椅、雨伞,提供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对特殊护理需求老人,护理团队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两个建立”完善体系。医院自2024年1月以来单独开设老年医学科,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提供“多病同治”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利用东院区规划高标准医养康养中心,划分不同医养服务区域,拓展“两院一体”模式,满足老年群体多元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延伸服务:温暖到家,贴心守护
居家护理服务。自2023年10月起,医院依托互联网平台,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等多科室参与,患者家属在随访群求助能获及时指导,还能预约上门更换尿管、处理压疮等服务,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专业护理,解决了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智慧药学服务。关注“公安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医院概况”选择“智慧药学服务”,绑定身份信息后,就能接收个性化用药指导、了解用药知识、在线咨询,合理用药,管理自我用药。这一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用药管理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免费停车更省心。医院升级车牌绑定免费停车系统,门诊、住院患者按指引绑定车牌号,车到杆前自动放行,轻松实现就医免费停车,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环境。
每一项便民举措,都凝聚着对患者健康的深情关怀。公安县人民医院将持续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举措,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医疗服务,成为患者健康路上最温暖的守护者。
(杨颖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