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是运动员和中年人常见的运动伤害,近年来,这类损伤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要么恢复时间长且可能留下后遗症,要么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会陷入“切”与“不切”的纠结,为解决这一难题,荆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马亮教授团队致力临床、潜心研究,带来了一项创新技术——微创内夹板技术联合无结锚钉固定技术,为跟腱断裂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优势
“微创”:更小创伤,更好愈合。
“内夹板”:给跟腱内部放上小支架,断端更稳固。
“无结锚钉”:用特殊的、不需要打结的钉子固定肌腱,减少内部异物刺激。
手术流程:简单又安全
准备阶段——
患者先接受麻醉,然后俯卧在手术台上。
在患侧大腿根部绑扎气囊止血带,通过触诊确定撕裂位置后绘制手术标记。
手术步骤——
切口选择:在跟腱断裂的近端(靠近大腿的一端)和跟骨处做两个小切口,避免直接在断裂部位切开皮肤,这样可以减少血供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
缝合与固定:使用高强度的缝线,采用特殊的Krackow锁扣缝合方法,将跟腱的内外两侧缝合起来;在跟骨处钻孔,通过一个小器械将缝线穿过断裂的跟腱,再用一个免打结的锚钉将缝线固定在跟骨上,形成一个稳固的桥接结构,帮助跟腱自然修复。
结束手术:缝合好所有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并将脚固定在短腿石膏中,保持轻微的跖屈(脚尖向下)位置。
术后康复,快速回归生活
初期:需借助短腿石膏固定患肢,禁止负重,但可以活动膝关节和足趾。
中期:大约4周后,可以更换为跟腱靴,开始尝试完全负重。随后,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如等长收缩、等长骑行和本体感觉训练。
后期:3个月后,根据肌肉力量的恢复情况,可以逐渐尝试低强度运动,如慢跑。但术后6个月内严禁参加竞技运动,直到通过MRI确认跟腱完全愈合。
据悉,荆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自2023年起采用该技术,已成功治愈20余例跟腱断裂患者。该技术微创、安全、有效,既能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功能,回归正常生活,又因其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易于推广,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研究面成果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Surgery and Research”杂志上得到成功发表。下一步,将继续致力以更新、更优、更精的技术为运动损伤患者解除病痛。
(刘松林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