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淋山河中心卫生院立足职能定位,在保障乡村文化活动安全开展的同时,持续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筑牢乡村文化活动医疗防线
在乡村唱大戏等大型民俗活动期间,卫生院制定专项医疗保障方案,组建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急救司机构成的医疗保障小组,在活动现场设置临时医疗点,配备急救药品、便携式除颤仪、担架等设备。活动期间,累计为120余名群众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服务,及时处置突发头晕、中暑等情况8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时无后顾之忧。
二、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线下组织家庭医生团队深入各村,利用村民晚间闲暇时间开展入户宣传,面对面讲解签约服务内容;线上家庭医生服务群,推送健康知识、签约流程。截至目前,累计签约1.2万余人,签约率达68%,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5%。同时,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上门随访、用药指导等,切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三、夯实慢病登记管理根基
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重点,全面开展慢病筛查、登记、随访工作。通过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等渠道,动态更新慢病患者信息库,目前已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800余人、糖尿病患者600余人。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每季度开展1次面对面随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并定期组织慢病知识讲座,累计举办5场,覆盖群众1500余人次,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推进健康体检提质增效
针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有序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优化体检流程,增设导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体检。体检项目涵盖血常规、B超、心电图等10余项内容,建立完善健康档案,并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对检出的健康问题给予针对性干预建议。今年以来,已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4100余人,体检率达72%,切实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下一步,淋山河中心卫生院将持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王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