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温馨氛围中,一段感人至深的医患故事悄然上演。患者李奶奶的家属将两面绣有“护理精湛,情暖人心”与“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满怀感激地送到了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的手中,以此表达对他们精湛医术与悉心护理的深深谢意。
医者行动展现专业力量
深夜的神经内科病房,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中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位老人被紧急送来,右侧肢体完全失去力气,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就在这争分夺秒的27小时里,一群守护生命的天使悄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
00:00发现危机。27小时前,李奶奶在晨练时突然手无力,说话含糊。女儿察觉异常,立刻拨打120。
01:30黄金救援。医护团队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CT室提前激活待命、溶栓小组5分钟到位、血管再通方案同步制定……“时间就是大脑!”神经内科主任吴新高简短指令后,团队以分钟为单位展开精准救治。
09:15希望初现。经过紧急溶栓,李奶奶肌力逐渐恢复,监护仪上的曲线终于稳定下来。“这是团队协作的奇迹!”当护士长黄旭芳说出这句话时,整个抢救室如释重负。
藏在细节里的暖意
在普通病房的日子里,护理团队用超乎想象的细心照料着患者。
护士准确计算翻身间隔——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用特殊手法保护患侧肢体,同时和老人轻声聊天,让她在护理中保持意识清醒。
“奶奶的餐单改成软糯山药粥,补充营养同时不影响吞咽。”营养师与家属反复沟通,定制出专属食谱,甚至附上手写饮食注意事项。
“奶奶,这是给您的‘秘密任务’!”康复师把枯燥训练变成闯关游戏:今天完成抬手三组=解锁一首老歌,明天练习走路=解锁家属探视特别时段……病床上的微笑渐渐多了起来。
感动瞬间直击人心
“有天凌晨我迷迷糊糊醒来,发现护士正轻轻给我妈妈调整睡姿……”家属回忆着,“这样连睡姿都关注到的细节,让我们觉得很暖心。”
更让人动容的是护士站那面特殊的“心情墙”:贴满患者的手绘心情指数条,有笑脸也有哭脸,护士们会根据颜色变化及时给予个性化关怀,“这面墙教会我们,治疗不仅是指标正常,更是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
永不落幕的生命守护
“这两面锦旗,我们只当是暂时存放在橱窗里的‘军功章’。”神经内科主任吴新高在晨会上动情地说,“真正的荣誉,在于明天能不能继续为第101位患者守住生命防线。”
如今病房里新增了“康复加油站”互动角,放着家属手写的鼓励卡片和医护人员录制的康复小视频;每周家属课堂教家属基础护理技巧,让专业照护延续到家庭;每月“医患茶话会”听患者讲故事,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有人说,医院是离生死最近的地方。但在神经内科,大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当冰冷的仪器
遇见温暖的心灵
当专业的救治
碰撞深厚的人文关怀
那些跳动的生命曲线
正谱写着最美的生命赞歌
(欧欣豪 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