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62岁右下肢严重短缩畸形患者实施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帮助患者摆脱了近50年的肢体畸形与功能障碍,重获生活信心。
患者陈女士,12岁时右髋部遭受外伤,因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仅接受简单固定处理,未能进行全面检查及规范治疗。此后数十年间,她饱受右髋疼痛、活动受限的困扰。随着时间推移,陈女士右下肢逐渐缩短畸形,较健侧缩短超过8cm,行走跛行、久站困难,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2025年3月,陈女士经朋友介绍到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经详细查体及影像学评估发现,陈女士右侧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已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并继发严重骨关节炎,髋关节融合致使无法活动,下肢力线严重异常。面对这一复杂病情,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骨质条件及功能需求,经过深入讨论,决定采用“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纠正畸形、重建关节功能。
针对患者髋臼骨缺损、肢体不等长等复杂情况,为确保手术成功,骨科团队反复阅片讨论,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精细的手术方案:通过精准截骨确定髋臼旋转中心,植入大小合适的生物型髋臼杯及生物型股骨柄假体,术中实时调整下肢长度及软组织张力,实现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的双重优化。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团队的配合下,实施腰—硬联合及右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皮肤切口约12cm,手术历时2小时,出血量约200ml,过程顺利。手术结束后,测量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这一关键指标预示着手术的初步成功。
为促进陈女士更快更好地恢复功能,术后次日,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陈女士开始床旁训练。一周后,借助助行器陈女士已能下床站立及行走。“终于能挺直腰板走路了!”陈女士感慨万分,这份喜悦背后是近半个世纪的期待与煎熬。
据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陈洋介绍,髋关节是人体承重核心,青少年骨骼未闭合,外伤后易遗留发育畸形。若少年时期髋部受伤,务必尽早就诊、规范治疗,避免继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肢体短缩等远期并发症。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近年来已成熟开展髋、膝、肩等多部位关节置换手术、复杂畸形矫正手术及各类脊柱手术,为众多疑难骨关节疾病和脊柱疾病患者重启“无痛人生”。
据悉,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公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处理超长病程复杂病例的综合实力,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公安县人民医院将持续聚焦骨关节疾病、运动医学损伤和各类脊柱退行性疾病诊疗技术创新,以患者功能康复为核心,助力更多患者重拾生命活力。
(隆驰 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