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城市中医医院外科主任李光华及其团队成功为一名腹膜后巨大肿瘤合并腰椎病变的患者实施高难度开放切除术,完整切除18cm肿瘤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进入康复阶段。在该病例的诊治上,李光华及其外科团队邀请了放射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联合会诊,进一步凸显了麻城市中医医院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对复杂疾病的精准应对能力。
腰痛牵出"沉默杀手" 细致查体锁定隐匿危机
患者李某某,男性,52岁,因持续腰痛于今年2月到麻城市中医医院就诊。门诊腰椎CT检查时意外发现腹部存在巨大包块,因腰椎CT检查侧重点为椎体是否存在病变,故不能完整显示肿瘤的大小。患者入院后查体发现右上腹触及一20㎝X18㎝质硬包块,边界清楚但固定,轻微压痛。进一步CT增强及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腹膜后,与周围血管、脏器关系密切。
影像科提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经外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会诊,诊断为"1、腹膜后肿瘤,2、腰椎退行性病变",优先行肿瘤切除术。阅片发现肿瘤位于腹膜后,上界肝下缘内侧推移胰头并挤压,后侧为右肾下极、下腔静脉、十二指肠,并将升结肠、结肠肝曲推移至前侧靠近前中线附近。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而该肿瘤巨大,出现较多解剖变异,操作困难。术前通过与我院影像技术团队详细阅片,反复论证,确定手术入路,术中可能发生的医源性损伤,进行认真剖析,制订最终手术方案。
18cm肿瘤深藏"手术雷区" 开放手术巧解血管迷局
3月7日,李光华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体积巨大(18×18×16cm),与下腔静脉、右侧肾动静脉及输尿管致密粘连,且紧贴腰椎前缘。团队采用"钝性+锐性交替分离"策略,逐步游离重要血管,全程保护血管、肠管、输尿管,历时1.5个小时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量仅100ml。术后恢复良好,患者自诉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解除,腰痛显著缓解,对术后效果赞不绝口。
专家提醒:腹部包块勿轻视 腰痛背后或藏玄机
"腹膜后肿瘤因位置较深、早期无症状,常被称为'沉默杀手'。"李光华主任指出,本例患者虽以腰痛为主诉,但查体触及的固定质硬包块是重要线索,结合影像检查及时锁定病灶,为治疗争取了主动。他特别强调: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超声或CT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该病例从"腰痛"到"肿瘤切除"的诊疗全程,展现了市中医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的高效性与外科团队处理复杂腹膜后肿瘤的技术实力,也为类似病例提供了"症状溯源-精准干预"的范本。
近年来,在该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外科主任李光华"微创化、精准化"的技术理念带领下,市中医医院外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泌外科、普外科微创手术的陆续开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三四级手术占比73.7%,微创手术覆盖率达72.8%。在未来的发展中,该院外科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持续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阮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