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通山县三管齐下 提升水环境质量
2024-12-09 19:20:26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水环境事关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通山县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持续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领域污染治理。2024年1-5月,全县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3个国控、4个省控、3个市控、16个县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一、合力管水护水,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
       一是建立体系网。完善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全县74条河流(5公里以上)、95座水库(县管河流5条、县管水库4座、省管水库1座)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落实县级河长9名、乡镇级河长157名、村级河长188名、库长95名,明确牵头单位9个。开展“脚步丈量”巡查河湖行动,结合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巡河软件,三级河湖(库)长开展巡河履职巡查7295次,累计发现问题156个、解决问题156个。
       二是健全管护网。组织成立民间河湖长、河湖管理员、志愿者服务队、义务护河队等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拓宽河湖管理保护渠道,共同形成全面系统的河湖管护体系。编制《通山县水环境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月定期对域内26个水质断面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建立小微水体长效管护机制,强化小微水体“一长两员”履职,每月对全县12个乡镇、187个行政村随机进行暗访检查,水环境满意度达95%以上。
       三是织密监督网。建立河湖长制有奖监督举报机制,利用政府网站、河湖长公示牌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等平台,引导全民参与河湖监督保护,构筑社会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将42家重点取水单位纳入国家用水统计系统平台监管,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充分肯定。
       二、加强日常巡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一是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划定“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2个,“百吨千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10个,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规范保护区矢量数据,构建“一张图”。投入资金804万元实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及规范化建设项目,对饮用水水源地设立标志标牌、界牌界桩、宣传栏、警示牌等500块,安装护栏、围网12000米,全县12个饮用水水源地均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是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对全县12个饮用水水源地每月进行一次执法巡查,对围网和标识标牌破损等进行维修整治。同时,对咸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和生态环境部长江保护局反馈的17个问题开展整改销号,现已全部整改上报销号。
       三是积极防范化解水源地环境风险。每月定期对1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pH值、透明度、总磷、总氮等62项指标进行监测,水质监测实现全覆盖,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信息。同时,开展水源地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源名录,修订水源地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三、实施专项行动,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一是实施富水水库水质提升行动。4月11日以来,富水水库库心国控点位PH值、溶解氧、总磷、藻密度等指标持续上升,出现了时段性超标。通山县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截污控源、增殖放流、补水促流、放水促流、检测预警、清理打捞等措施,累计出动排查人员800余人次,检查污水处理厂20家次、工业企业60家次、畜禽养殖场100家次,清理打捞垃圾漂浮物2000余吨、蓝藻10余吨,进一步提升富水水库水质,富水水库水质保持稳定,达到二类水体要求。
       二是实施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专项行动。对南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和湖北晶元石英砂有限公司排污口设置进行规范性审批,同时对县内主要河流通羊河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排查,排查出工业生产污水排口37个,建立排污口“一口一档”,进行统一分类、命名、编码,重点溯清入河排污口污水来源、责任主体、使用状况、收纳水体的环境保护要求及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等信息。通过排查,全面摸清了通羊河水环境质量现状,为通羊河综合整治提供基础。
       三是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水晶工业园区30家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建立“一企一档”,实行清单式管理,督促湖北栋科、永冠、丰盛木业等11家企业进行关闭,指导德福水晶、照阳水晶、牛爷金属等14家企业进一步完善环保设施,园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四是持续实施城乡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攻坚行动。制定《通山县农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完成寺下村等7个行政村和梅田村三溪河等4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1.55%。争取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资金1.5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到位2000万元,新建、改建污水管网10余公里,整治通羊河生活污水直排口26处,整改污水点110余处,疏通下水道1421米,城区污水管网总长度65.58公里,全年处理城乡污水600余万吨,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6.67%。同时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确保了污水达标排放。
          (郭细军)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