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17:18:48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通山县富水湖系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大支流,发源于九宫山和太阳山,为鄂南三大水系之一,素有“鄂南小漓江”之称,属于全面禁渔范畴。为有效提升富水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长江“十年禁捕”政策落地落实,通山县“三管齐下”,扎实推进富水湖禁捕退捕。
一、注重宣传引导,全面提升禁捕意识
创新宣传方式,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宣传攻势,全面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浓厚氛围。一是政策宣传发动。强力推进长江流域禁捕政策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市场、进学校、进车站码头、进乡村,下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张贴《致库区广大父老乡亲的一封信》4000多份,制作广告、宣传图册2555张,签订《承诺书》1731份,悬挂横幅标语105条,设立禁捕禁钓宣传牌56个。二是警示教育触动。利用“巡回法庭”进村湾、入村开展违规渔具集中销毁、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等活动,让库区群众“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形成浓厚的禁捕氛围和强有力震慑。三是举报奖励带动。制作并发布禁捕公益视频宣传短片,发布对富水湖流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有奖举报的通告,公布有奖举报电话,引导群众支持参与禁捕工作,让群众成为禁捕的“千里眼”“顺风耳”。
二、注重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聚焦重点水域、重点环节,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管,全力形成“水上打、市场管、陆上查”的高压态势。一是部门联动“巡管”常态化。积极整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力量,在富水湖重点水域出入口建立禁捕监测点8个,采取“空中无人机巡航、湖面执法快艇巡查、岸边执法车辆巡逻”的“水陆空”三位一体执法新模式,“五加二”“白加黑”全天候、全时段不间断巡查,确保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二是合力“严管”形成高压。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30988人次,水上巡查24586公里,陆上巡查58845.2公里,清理“三无”船只379艘、核减民船959艘、清理渔具10218件、收缴野生渔获物259.9公斤。检查水产品经销点4820个次、渔具生产经营点835个次,查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45起,行政处罚57人,形成了有效震慑。三是抓好“监管”斩断非法链条。紧盯各个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开展监管,在交易环节,严禁江鱼、江鲜、野生鱼交易以及捕捞渔具交易的发生;在餐饮环节,严禁餐馆提供江鱼、江鲜、野生鱼等食品,菜单上不准出现江鱼、江鲜、野生鱼;在广告招牌环节,严禁出现江鱼、江鲜、野生鱼等字眼,切实让违规产品“上不了线”“入不了市”“落不了岸”“见不了光”也“卖不掉”。
三、注重转产安置,切实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坚持分类施策,统筹做好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安置补偿等工作,让渔民上岸有出路、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一是制定退捕政策。通山县出台了退捕渔民补偿方案,明确了退捕的对象及具体的补偿标准,让退捕安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按照“不落一船、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原则,全面核准渔船渔民基本情况,经核查,通山县富水湖共有持证捕捞船984艘,渔民1938人。截止目前,富水湖流域984艘持证渔船已全部拆解上岸,退捕渔民1923人。二是服务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就业帮扶行动计划,积极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支持退捕渔民就近创业就业,努力消除退捕渔民“零就业”家庭。先后举办线下培训暨招聘会3场,培训内容有农家乐厨娘、中式面点、烹饪、种养殖业等,多形式就业创业1438人,全县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就业创业率达100%。三是社会保险帮扶。按照“分类安置、先缴后补”原则,对符合参保条件的渔民实行百分之百参保登记,百分之百参保缴费、百分之百落实社保待遇。全县共发放退补渔民社保补贴1555人,合计发资金405.8万元。
(郭细军)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