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舞台上
每一次与死神的较量
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近日,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名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再次彰显了该院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
6月13日下午1时,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迎来一场严峻的挑战,13岁的小明(化名)因暴发性心肌炎被紧急送至这里,生命危在旦夕!17天的精心诊疗,17天的悉心守护,在儿科病区副主任、PICU负责人杨赫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少年终于转危为安,在6月30日痊愈出院。
惊险!暴发性心肌炎引发大危机
家住松滋新江口镇的小明是一名初二学生,6月10日才刚起床,小明就感觉不太对劲,有些乏力、恶心、心慌,自己以为感冒了,因为面临初中小科目的结业考试,为了不耽误学习,家长帮他选择了口服药物缓解,然而病情并未如家长所愿好转,甚至在学校还出现了发热、精神差、反复呕吐不止等症状。6月12日,小明在家长的陪伴下入住当地医院,尽管当地医生进行了积极治疗,可他的病情仍在持续恶化。6月13日,小明出现面色苍白、心律失常等危急症状,当地医院紧急联系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通过绿色通道由120转送至该院。

小明抵达医院时,全身湿冷、心率仅有47次/分,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降低,意识丧失,已处于休克危境,并且小明的病情仍处于不断恶化之中,情势十万火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生死竞速,重启“生命之门”
PICU的医务人员立即进入抢救状态:吸氧、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在PICU杨赫主任的带领下,医护团队各司其职,迅速施展了抢救,行心电图检查提示,Ⅲ°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间断还有1-2秒的窦性停博、肌钙蛋白高出正常值近10倍,肌酸激酶同I酶(MASS)高出正常值近6倍,床旁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下降、心包积液,根据小明症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杨赫诊断小明为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小明的病情十分危急,杨赫主任当机立断,马上联系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专家进行紧急会诊,仔细评估病情,商讨情况紧急时是否需要立即启动体外膜肺(ECMO)治疗,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下,医护人员紧盯仪器参数,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力求稳定血压和心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让小明严重损伤的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改善器官灌注不良,纠正休克,为原发病的恢复创造机会。
192小时闯关,转危为安
生命所系,分秒必争。一条条医嘱有条不紊地执行,但此刻还远未到能够松懈之时。孩子的心功能持续降低,肝脏、肾脏亦出现损害,循环功能仍有波动。小明的心率起伏不定,最低时一分钟可低至 38 次,最高则能达 180 次以上,伴随血压的不稳,医护人员的心也像坐过山车一样。杨赫主任带领成立了救治专班,重点监护,24 小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力保救治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臻于至善。与此同时,为避免患儿产生心理问题,护士长宋莉带领责任护士认真落实各项基础护理,为他翻身按摩,播放他喜爱的音乐,每天进行床旁唤醒,小明则用手势和眼神向医护人员传递自己的坚强和渴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个人都在为小明的生命努力着。终于,经过8天24小时不间断监护治疗,小明的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心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成功脱离呼吸机,减停了所有的血管活性药物。并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科的指导下,小明活动能力得到快速恢复,6月30日,小明痊愈出院。出院时,小明父母拉着杨赫的手,久久不愿放下,“如果没有你们,没有市中心医院,就没有这孩子的重获新生。”
这是一场生命的奇迹,是PICU团队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的结果。此次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救治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医院MDT模式的优势,展现了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综合实力和团队精神。
温馨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患者往往在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发作前几日有发热、肌痛或者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现,暴发性心肌炎可以出现急性发作的严重血流动力学损害,包括低血压、灌注不良等,临床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如果发现孩子发热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后有胸部不适、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面色不好、呼吸增快等表现,请及时送至有综合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夏自宇 张美林 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