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10:52:51 来源: 点击: 0
近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双龙村网格员覃世耀在调解网格内矛盾时,发现村内类似老人与子女矛盾纠纷不断,大多都是老人揪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子女万般无奈,只能联系网格员上门调解。老人们大多都不愁吃穿,为什么和子女过不去,老人们到底在想什么?覃世耀百思不得其解。
答案很快就在调解的过程中找到了。他发现每次当网格员上门调解,也只是和老人天南海北地拉拉家常,聊聊天就能解决,难道老人缺的是“陪聊”?带着疑问,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网格员隔三岔五就到“矛盾多发户”田某兰父亲家里和他聊天,从建国初期聊到改革开放,有时候他女儿看到网格员在现场,闲暇之余也会坐在一起说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一个多月下来,老人每天喜笑颜开,父女之间的关系也更近了,矛盾自然也全无了。
症结找到后,双龙村网格员们迅速行动起来,针对村内老人发起了“一天一电话,三天一上门,七天一走访”的关爱行动,发动在外子女一天给老人们打一次电话,在家子女三天陪老人聊一次天,网格员一个星期不定时走访留守老人一次,不仅仅拉近了子女与老人的亲情,更是架起了网格员与居民的连心桥。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改变,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但边远农村地区常常忽略了老人心理需求,造成老人们“不缺吃不缺穿,就要跟子女过不去”的偏执性格,其实这大多只是老人们找各种理由引起子女的注意,想让子女们更加关注自身罢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矛盾不断积累就会成大隐患,这就需要广大网格员定期排摸心理危机高风险老年人群,提高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能力。
作者:田海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人民政府政法办)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