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税惠助力“新农人”回乡创业
2023-05-19 17:44:07 来源: 点击: 0
         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湖北省崇阳县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为进一步厚植青年创业创新沃土,国家税务总局崇阳县税务局紧贴群众需求,统筹服务资源,拓展服务方式,送政策、助成长,助力“新农人”圆家乡田园梦。
税收助力“农创客”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日,在崇阳县白霓镇金星村龙虾养殖基地上,100亩虾池畔热闹非凡,游客们钓虾、捞虾、观光活动有序上演,沈勇亮与村产业园负责人商量着虾池扩建方案。 
        今年35岁的沈勇亮出生于崇阳县白霓镇,2008年-2015年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双学位、华中农业大学渔业硕士学历。2017年回咸宁创业,创办咸宁市裕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4年的运营,公司已初具规模。虽然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但在沈勇亮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乡创业。
        “崇阳的市民朋友们很喜欢吃小龙虾,夜市也比较火爆,我就想在家乡建立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把好的技术和优质的小龙虾都带过来”。沈勇亮说道。2021年,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沈勇亮投资100万元创建了金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龙虾产业化科研示范基地。在养殖过程中,沈勇亮与华农水产学院合作,研制出一套小龙虾高密度养殖设备,可在室内进行小龙虾繁育和养殖,解决了养殖户的刚需难题,并成功申请到专利。他还在国内首创“藕虾共作水生蔬菜立体种养殖”技术。一个虾池,上植莲藕,下养龙虾,实现小龙虾错峰上市,既能填补市场需求空档,又利用了养虾空间种植水生蔬菜,每亩增收2000余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万事开头难,沈勇亮的创业之路也是偶有荆棘。“公司刚开始运营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资金链断了就等于歇业了。”谈起创业路上的困难,沈勇亮满是感慨。
       “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这项政策,对于我们这些创业小白来说,就是及时雨啊。”沈勇亮拿着税务部门发放的政策宣传册子娓娓道来,却也难掩获得感与幸福感。
        回忆那段惊险的时光,沈勇亮总是自然而然想起国家税费政策的支持,让他披荆斩棘。如今终于看到了事业的别天一格。“农产品自产自销有免税政策,也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很大的开支,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今年又延续优化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现在每一笔减免的钱都能让我用在刀刃上,对于我们小微企业来说是一种有力的支持。”谈到税收政策扶持,沈勇亮满是欣慰。
        创业的艰辛与收获,越发让沈勇亮珍惜当下。他表示:以后将会继续扩大规模,把金星村小龙虾产业化科研示范基地打造成集养殖、科研、餐饮,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国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还计划带动全县周边养虾农户一起抱团发展,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共同打造崇阳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共同致富。                                                                                                      税力量让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更有底气
        5月10日,在崇阳县天城镇蛤蟆石村的一处食品加工厂里,工人师傅们正在将一团团面团进行揉搓、搅拌、定型、包装......最终,一袋袋面包被整齐地装箱配送到城乡市场。办起这座食品厂的就是天城镇蛤蟆石村人周智,今年34岁的他,已经经营这家食品厂11年,这期间,周智将村里的小作坊逐步做成了一家专注于生产烘烤类糕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没有市场,当时第一笔生意是学校订单,慢慢地逐步打开市场,订单逐渐增多。”在周智眼里,打开市场销路是企业顺利运转的关键,并不善于交际的他经常去跑市场,从县内到市内,再到邻省江西,11年间,周智的面包销量从最初的每天1000个增长到如今的每天3万个,销售市场也从周边县市拓展到江西省九江市。
       “刚回来的时候只有一腔热情,国家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两眼一抹黑。”周智回忆回乡创业初期的艰难时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税务人员亲自上门宣传辅导和解读涉税优惠政策,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涉税难题,真的非常感动。”
       创业青年有需求,税务部门就有响应。周智说,崇阳县税务局经常为返乡创业青年举办座谈会,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手把手辅导纳税人及时申报、申请退税、开具发票等。前段时间他在参加座谈会时收到了税务部门印制的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手册,得知一个好消息:“今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我们可以享受这个减免,我真的非常高兴。今年减下的税费为公司下一步扩大规模提供了资金流,对我们小企业来说是雪中送炭。”
       由于蛤蟆石村临近县城,村里耕地较少,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周智的食品厂用工数量也随着产量的扩大而逐渐增多。“食品行业需要普工和技工,附近有50多位村民在我这里上班。”周智说,“由于在车间工作,不需要重体力劳动,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在农闲时就可以来我这里做工,工作也比较容易上手。”“现在办税越来越便利、辅导越来越精准、减税红利越来越大……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带动更多贫困户加入,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周智坦言,自己对“双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非常关注,“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真正把减税降费红利转化为助推企业创新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随着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像沈勇亮、周智这样80后、90后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新农人”的回归为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新技术、新模式的带入有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税务部门将继续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落实政策+精准服务”为目标,积极为他们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以实际的税收红利和贴心的税收服务照亮‘新农人’的回乡创业路。”崇阳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崧表示。
       (孙鑫  刘智利)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