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垸村以有千年历史“光黄古道”之古石桥得名。位于麻城市阎家河镇南大门,距城区仅4.5公里,位属麻城市“两河四岸”规划区,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0人,其中党员81名。
近年来石桥垸村把握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契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村委会着力抓好环境整治升级、产业发展提档、幸福生活缔造三件要事,配合阎家河镇做好融合发展成势的文章。促进提高乡风文明村里治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攀升。
昔日的石桥垸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干部无长远思想,村庄环境脏乱差,村民缺乏向心力,民间纠纷多、打架斗殴多、越级上访多。
近年来,石桥垸村村委会把握作为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的良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转变村民的守旧思维,宣传植入共同缔造共享共建理念,通过构建“1+1+1+N”共同缔造组织架构体系,建立“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工作机制,充分激发群众的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共同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石桥垸村党总支书记徐永新带领村两委班子临危受命,深入农户,访民情、听民声、收集意见建议,以五共四清的工作方向开展工作,通过湾组会、支委会、党员会、代表会等做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动员,他还积极动员亲属亲友参与协调,自己带病协调文旅广场施工拆迁受阻工作。徐永新的妻子鲍菜花主动将自家拆除附属屋的石头、砖捐给村庄建设水塘护岸,在她的带动下,全垸27户主动捐出建筑材料,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热情更加高涨。徐定林家召开家庭会议,把三儿子准备开工建新房的宅基地让出来做文旅展馆;曾庆举主动做通本家兄弟工作,说服自己堂兄弟和侄儿率先拆除堂兄弟旧房;丁平福舍小家顾大家;丁家寨垸八组孝善超市店主丁世锋提出将自家基地主动向南让两米,得到郑启良、郑启世等四户赞成支持,改造后的路面变成了五米宽的水泥路,成了1+2=5的共建故事……
阮品良经营的超市是村“孝善文明超市”和文明积分兑换点,村民平时参与公共卫生清理、帮邻里或者公益做好人好事活动,都可以在这里登记按量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小积分起到提高村民自愿参与共同缔造积极性的大作用。
产业振兴助发展,村辖区有湖北尚邦、恒昌葡萄、绿海油茶、白果园、绿海水产五大高新农业产业,尚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钊利用高新农业技术种植火龙果、冬枣、爱媛38号“果冻橙”等名优果品,还在园区开办扶贫车间,带动64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龙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郝辉是村发展顾问、名誉书记,投资成立了恒昌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脱贫户家门口就业,也为村集体上交了土地流转费,增加了农户收入。
村总支委员丁海涛是优秀退役军人,还是回乡创业标兵。
2021年度村集体产业实现就业劳动力162人,劳动力人均年增收2.2万元,引进优质产品品种12个,产业结构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村委会按照阎家河镇“文化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和石桥垸村“高新产业、研学体验、挖掘红色文化、建设旅游强村”的发展思路,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整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在“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清残垣断壁”四清工作中,累计拆除危房3处,残垣断壁4处,旱厕60余处,圈舍15处。对村级主干道、通村公路、河堤路进行提档升级,亮化路灯,疏通防汛排涝水渠,结合传统古村落文化改造栽种苗木5000余株。针对村里实际需求,成功引入3家企业为村庄赞助了价值270万元污水处理、水系处理、燃气供应设备。如今的石桥垸半寨葱绿、半寨碧水、一寨繁华,半村楼台、半村春色、一村笑脸,半桥历史沧桑、半桥发展新貌、一桥共同缔造。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乡愁,2019年,石桥垸村启动“中国传统村落徐家寨建设项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原麻城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立的旧址,修复了清代文学家徐家麟故居,柏举之战古城楼吕阳城楼,建成了阎家河镇文旅展馆。
石桥垸村以党总支为中心,组建“发展理事会、文化理事会、五老和谐会、红白理事会、环保理事会及铜锣联防队五会一队六支队伍,向湾组延伸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建立“首问责制”,优化服务。连续11年在三八妇女节开展“孝善之星”、“孝善模范”、“模范丈夫”等评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评选多名孝善家庭和个人,树立孝善榜样。
村庄保洁员鲍如康既是保洁员又是宣传员。
辅警丁文兵调解村民纠纷有耐心有方法,在六年辅警工作中调解家庭纠纷44起,邻里纠纷21起,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湾组,大事不出本村,六年无越级上访无刑事案件,人称“调解达人”。
2021年10月2日凌晨1:40分,阎家河镇大周垸村周汝国在一O六国道石桥垸村丁家垸不慎掉进池塘,村辅警丁文兵、村民丁向锋、党小组长丁周全三人组成临时抢救小组,经过40分钟营救,将周汝国捞救上岸,升火帮助将其衣服烤干和取暖。等到周汝国儿子赶回来后已经接近凌晨4:20。一夜的守护成了村里平安建设的一段佳话。
(刘丹生 丁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