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坚持“让教育回归本真”理念,按照“以生为本、聚焦课堂、减负提质”的思路,结合学校融文化建设,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创新拓展课后服务,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扎实开展教育教研,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着力实现教育教学“百花齐放春满园”。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活力课堂
减负提质始于课堂高效。该校坚持活力课堂理念,探索打造高效课堂。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幸福健康成长为根本;以‘会学’和‘乐学’为二元目标;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能力’;以‘学习知识’为主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负责人介绍,活力课堂是在学校融文化理念下搭建的绿色教学课堂平台,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而构建的优质高效课堂,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实现从“我学会”到“我会学”的转变。
“活力课堂”围绕学生展开,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为此,学校多管齐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积极推进“一师一期一优课”。制定“一师一期一优课”方案,推进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由教研组和备课组牵头,科学安排老师讲课时间,全组教师参与评课。制定“活力课堂”评课体系,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突出课堂实效,打造“三生课堂”。创新“党建+教研”工作模式,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引领广大教师深耕课堂,构建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扎实开展学科带头人讲座。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基于学校不断深化学科带头人讲座平台建设,一批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怀着对教育的初心,纷纷走上讲台“传经送宝”。《以“活力课堂”唤醒课堂活力》《互文式阅读文本二次开发的实践摭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我与思源共成长》《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口语训练的技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有趣、有用、有效——地理高效课堂初探》等精彩讲座轮番登场,为老师们带来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新变化。
以素质为要,拓展课后服务
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启动“5+2”课后服务。
制定《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落实“双减”、全面启动“5+2”课后服务方案》。组织召开家长会,下发《落实“双减”,全面启动“5+2”课后服务致家长的一封信》,积极宣传“双减”政策。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分年级制定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服务内容。
该校课后服务主要分为文化类和兴趣特长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较好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文化类设置了阅读、书法、口语训练、经典诗词诵读以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兴趣特长类,组建了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田径、乒乓球、舞蹈、戏曲、合唱、拉丁舞、乐器、美术、计算机等13个类别的兴趣特长班。同时,利用本校优质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专业培训教师,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展现学生个性发展,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课后服务力求实效,不走过场,让学生在满满收获中不断成长。”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年级精细化安排课表,教务处和年级组安排专人考勤,记载好课后服务的落实情况。在课后服务实施的前期阶段和开展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课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班主任在家校群中通过照片、文字的形式向家长介绍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
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变成了学校“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目前,该校开设的各类兴趣班和社团成了绝大部分学生课后的好去处,仅篮球兴趣班就吸引了约400名学生参与,共聘请了6位教师授课,主要教授篮球运动常识课、篮球运动技能课。流行舞班各分成7组,每组10人左右,组长由有舞蹈基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舞蹈老师指导,组长带队。
以规范科学为准则,打好作业管理组合拳
以生为本严控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文艺活动;小学其他年级、初中家庭书面作业每天平均时间分别不超过60分钟、90分钟。提高作业质量。鼓励教师分层布置和个性化布置作业,严禁布置超难,超纲作业。在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深度以及提问、作业、习题、试题的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按照难、中、易三个层次分层设计。在学案设计上,要有难、中、易三种标记,分层设计、因材施教,避免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等问题。加强作业辅导。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加强面批讲解,对学困生加强方法指导。应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学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向,做到教师教有所感,学生学有所获。
强化教学规范管理。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常规五认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二次备课、听课记录,学困生转化记录,错题集、学生学业情况分析等,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每周召开一次备课会,分析上周教学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本周教学任务。落实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强化班级管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还原教育原本的模样;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习回归学校;旨在减少过去填鸭式教学、超前学习、题海战术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双减”意味着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发展要切换新的赛道。减负不意味着不要质量;相反是为了
追求高质量。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积极应对教育的新形势,根据校情学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多措并举,努力答好“双减”新考卷。
(陈昌学 刘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