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6:02:3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房屋主体已加固,铺设地坪、粉刷墙壁、修缮门窗……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油铺湾1号旧址修缮如火如荼。
“除了主体建筑外,我们还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西塞山区八泉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油铺湾1号将打造成一座党史陈列馆,预计7月1日前对外开放。
从年久失修的破旧民居到党史陈列馆,油铺湾1号的故事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西塞山区新建路的油铺湾1号民居,是一栋红色革命遗址,但因相关责任单位缺乏管理维护,残破不堪,随时可能垮塌。”今年3月2日,媒体记者、公益诉讼观察员陈子才向黄石市检察院反映案件线索。
获悉线索后,检察官立即赶赴现场,只见一栋土木结构的徽派马头墙建筑被垃圾包围,墙体坍塌、倾斜,屋面破损、风化脱落,多处木质结构垮塌,门窗缺失,随时都有坍塌安全危险。
墙面上贴着“黄石市历史建筑”的牌子,但是并无相关责任单位管理维护。油铺湾1号的历史价值如何?
检察官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社区和民众了解到,油铺湾1号民居建于民国初期,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工运领袖林育英(张浩)来到包括油铺湾1号民居在内的大冶工矿区为发展革命做准备,1922年2月将油铺湾1号民居作为开展地下活动的秘密联络点。这是目前黄石已知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联系点,是一座能够完整见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的星火初燃到2021年走向伟大复兴百年征程的红色历史建筑,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意义。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全部证据,3月17日,黄石市检察院对该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审查。3月18日,该院向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立即启动油铺湾一号修复整改方案的编制及审核批准程序,并对修复整改全程进行有效监管,恢复优秀历史建筑原貌。
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依法督促西塞山区政府迅速启动修缮工作。“修缮工艺要使用传统手法,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在多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后,4月下旬,油铺湾一号民居正式启动修缮工程。
“从4月份开始,我们便开始对上窑油铺湾1号进行修缮。”油铺湾1号修缮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卢旭东表示,目前整个工程进度达到80%。记者现场看到,曾经堆放在旧址旁的杂物已经清理完毕,原本破损的墙体也重新修缮一新。迈入油铺湾1号大门,工人们正拉来长方形石板,准备铺设院里的过道。
“检察机关一纸检察建议,帮我们留住了黄石的百年党史印记。”三个月来,西塞山区委书记朱宏伟多次到油铺湾一号旧址调研保护改造工作情况,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每周现场督导,黄石市检察院检察官每半个月现场查看修缮情况,多方出力,让“老房子”恢复原貌, 让百年旧址再现峥嵘岁月,让城市文明流芳。
革命遗址年久失修该如何全面保护?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今年三月,黄石市检察机关在全市开展“学习党史、保护革命历史建筑”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拭亮一些蒙尘的红色遗迹,守护和传承“红色”基因。截止目前,大冶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阳新县龙港镇“红军井”得到修缮保护,已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对全市20余处革命遗址进行保护。
(彭小陛 蔡明仪)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