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县人民医院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士、主管护师肖华在PICC门诊创新技术,运用ECG定位置管,让广大肿瘤患者受益。
PICC置管技术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一种技术,多用于肿瘤患者,能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且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为X线定位技术,是在X线下实施置管。创新开展的PICC心电(ECG)定位技术是在置管过程中,将特殊的心电导联线联接导管导丝和心电图机,在送入导管过程中观察心电图上P波的特征性变化,以此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的方法。此项技术实现了在术中实时定位和调整导管头端,达到精准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的目的。
相比于X线定位技术,心电(ECG)定位技术能实时引导导管,在置管过程中发现导管异位并及时调整,即置管定位一体化。穿刺后不必再拍X线胸片定位,无需搬动患者,也可避免反复行X线调整定位给患者带来的辐射伤害;对于不便行X线检查的孕妇、婴幼儿、手术及危重患者等人群广泛受益,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炎、感染等置管并发症,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安全。
据肿瘤血液科程庆护士长介绍,自肿瘤血液科成立以来,PICC置管术经历了盲穿、超声引导下置管、塞丁格、隧道式PICC到腔内心电定位等阶段,目前技术十分成熟。肿瘤血液科护理团队将紧跟护理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力争打造品牌专科,造福更多患者。
(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