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16:30:0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4月26日一大早,在崇阳县天城镇史家渡村龙虾养殖水塘,工人就已经开始打捞头一天放置好的虾笼,捞起的龙虾按大小分别装箱,上车后直接销往农贸市场。
史家渡村位于崇阳县城东郊、隽水河畔,是陆水库区之村。全村有田地面积916亩,其中水田面积759亩。2018年年底该村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收入16675元,达到全镇中等水平。
“每天能捕捞龙虾500斤,现在虾苗每斤12元,成品虾每斤20--30元,龙虾不愁卖,购买需提前预定。”崇阳县合众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精益介绍说,回顾合作社的建设发展之路,也是历经波折,这个过程很感激税务部门的贴心帮助。谈起合作社的发展,方精益感慨颇多,“从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再到产品上市,税务机关全程跟进税收政策辅导,为我们累计减免各类税费10余万元。
据了解,崇阳县合众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0月,占地约2000多亩,是一家集水产养殖销售,龙虾养殖技术培训及交流、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中药材种植、水果采摘、休闲垂钓、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及销售为一体的公司。现已建成稻虾混养养殖场500亩、香菇种植基地120亩、药材种植基地80亩、湘莲基地120亩、有机蔬果基地180亩、水果基地80亩、休闲垂钓60亩、特色农庄及水上乐园40亩。
如今到节假日,这里却是另一番场景。樱桃园里游客正在采摘新鲜樱桃;池塘边垂钓爱好者正在垂钓;农庄土灶旁观光客正在自己动手做农家菜……三产融合的创新模式带动了本村产业发展,同时也带热了当地乡村旅游。
为了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走出一条特色振兴之路,崇阳县税务局专门成立了涉农税收服务团队,并根据不同乡村产业的类别分成了若干个工作小组,深入推进税费优惠政策扶持、“银税互动”资金支持、“绿色税制”带动效应、党建联建共建共享以及精细纳税服务帮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积极发挥税务力量。
现在史家渡村种养殖业全面开花,乡村旅游火了,村民就业有着落,收入也大幅提升了。史家渡村村委副书记陈文华说:“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农民变股东、土地租金变经营分红,逐步形成‘养殖—技术培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农民生产有保证,技术有支撑,销售有门路。”合作社带动了周边村民50余人就业,脱贫户通过入股、合作经营每年每户可得分红2万余元。19户脱贫户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有18000元的工资收入。
“一个农业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带动的是一片区域农民的脱贫致富,推动的是一个乡村的蜕变振兴。”崇阳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彦标表示,在近几年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崇阳县税务局积极落实各项扶农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税收政策及时转化成企业手中的“优惠礼包”,以税务智慧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该局将以开展党史教育为契机,紧扣第3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深入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继续加大税收宣传和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将税收服务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精细服务每一户农业企业纳税人,为全县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推进贡献税务力量。
(阮希 刘智利)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