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从《纸上王国》到《永隔一江水》——邓安庆创作分享座谈会
2021-04-30 19:22:0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江城四月,原野绿遍,子规声声,我们迎来了漂泊远方的游子——青年作家邓安庆的归来。
邓安庆,1984 年生,湖北武穴人。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互联网等不同职业,现居北京。已出版书有《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望花》《天边一星子》《山中的糖果》《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永隔一江水》等书,在《人民文学(海外版)》《读库》《山花》《上海文学》《花城》《书城》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多篇。 
“一写家乡,我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邓安庆深情地说,“这本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永隔一江水》,是献给故乡的书。”4月28日,邓安庆创作分享座谈会在武穴市文联会议室召开。武穴市作协会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武穴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戴益民主持。
市文联主席雷世达介绍了邓安庆的创作经历,他用“安静的倾听者、辛勤的耕耘者、执着的修道者”来形容邓安庆,让大家对邓安庆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他说,邓安庆通过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与故乡交流对话,把武穴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文字的方式传承并发扬开来。
在创作分享环节,邓安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自己的童年说起。“我出生在乡下农村,父母在外乡,从小就像一只「丑小鸭」。那时候家里没有什么书可以看的,我能看到的是哥哥遗留下的地理课本,看到上面有很多花花绿绿的地图,顿时就被吸引住了。我找来白纸和铅笔,模仿地理书上的地图画了起来。画着画着,渐渐不太满足于照着那地图画了, 我就开始自己在白纸创造我想象中的国家,并为它们划分好疆域,分布好城市,搭建好交通路线,最后再为这个国家命名,并编造历史,还为它们创造我想象中的文字和人物。这可能就是起初我创作的缘起。”那时,他没有想过要当作家,觉得那是个很遥远的事情,想都不敢想。在他 14 岁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的一篇作文入选了《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那时候我突然有了个想法,我要写作,我要成为一名作家。”这 20 来,他一直在做这件事,一直在写。2009年,他在豆瓣网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受到读者关注和喜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了第一本书《纸上王国》的出版。他坦言,故乡和他的工作经历是他创作的源泉。也许有一天熟悉的村庄会消亡,但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为它写了一系列的文字。
在互动交流环节,会员们踊跃提问发言,邓安庆一一作耐心解答,指点迷津。他说,写作没有捷径,需要长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准备的过程。作为小说人物必须有原型,如果贴着笔下的人物去写,那种丰富、细腻、微妙的感觉,会让写作者的身心处于无比充实无比幸福的状态。邓安庆的解答赢得了会员们热烈的掌声。
在座谈最后环节,市作协主席范国清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写作一要爱好二要坚持三要进入本真状态。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写,找到写作的快乐,才能坚持写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放春满园。”本次创作分享活动,为武穴文学创作树起了一面旗帜,会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大家情绪高昂,通过近距离接触本土实力派青年作家,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体会,了解了小说创作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随着线上线下的交流推广,武穴的小说创作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戴益民   李亮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