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重组教育资源 激发办学活力——武穴余川镇创新多元化办学格局
2021-03-24 16:33:28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学生从过去4181人增加到如今5145人,吸引680名中小学生“回流”,武穴市余川镇创新多元化办学模式,灵活办学,其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赞说:“办学制的改革救活了乡村学校,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海拔一千多米的余川镇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过去由于地贫人穷,加上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办学活力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成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该镇紧扣乡村教育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和热点,因地制宜,坚持从山区地理位置特殊性和群众接受程度出发,大胆实践,把创新山区新型办学模式,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极大地促进乡村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其形式有:创设“一校制”。该镇将地界偏、师资弱、生源少,面临空心化的干仕、王宪2个教学点与镇中心学校松山咀小学实行三校合一校“捆绑承包”垂直管理,并选派1名副校长、11名骨干教师到两个教学点置换。这样,强化了教学点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2年来,11名教师任教的学生学科检测成绩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推广“走教制”。该镇荆竹校区3所小学地处大山深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教师配不齐,课程开不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该镇整合资源,形成3校“教学联合体”,在校区内将英语、音乐、美术等特长的教师集中起来组建“共享教师”,并通过“走教”,让3个教学点都能开齐上足各类课程,缓解了山区老百姓对教育不满的情绪,有效地防止了学生辍学,让教学点“起死回生”。提倡“联村制”。针对山区学校布局存在规模小、布点散、办学效益低、教育质量难提高等问题,余川镇主动作为,因势而变,采取多种联办形式:一是将地理位置邻近村联村办初小。二是以大村带小村集中办完小。目前,全镇有15个村实行了联村办学,占全镇学校数的30%。这样既发挥现有教育资源集约效应,减少学校的运行成本,又最大限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设立“寄宿制”。该镇地广人稀,2/3的村零散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山高林密,风大,雨雪多,野兽出没,家长心有余悸。镇政府合理布点,将不具备办学规模的荆竹中学、太平中学撤销并将学生集中到镇松山咀中学就读。投资400多万元在镇中心位置建立松山咀中学寄宿学校,并选派58名教师,配备12名专职炊事员和3名生活老师,为在校1100余名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条件。学生在校吃、住、睡,免除了顶风雨、冒寒暑上学来回奔波之苦,山民拍手叫好。创办“九年制”。该镇科学调整布局规划,探索改革初中单一办学模式,在余川镇的偏远地区双城中学改革学段设置,实行幼小、小学和初中“九年制”办学,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学校办在家门口,方便了隔河渡水的13个村学生就近入学。该校2020年中考105人参考,14人考入重点高中,69人过普高线,创造了新奇迹。学校连续4年获市教育局颁发的中考优秀奖。现在,双城中学已开办8个初中班,6个小学班和幼儿园,招收771人。学校已成为山娃娃实现梦想的广阔天地,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王媛  吴学书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