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落下,政府工作报告的“好声音”仍然余音绕梁。崇阳县税务局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办税服务,自觉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为众多企业带来盎然春意。
在崇阳全鸿塑业公司车间,67台机器就轰隆隆运转起来,10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订单。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已成为拉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迈进。在传统塑料包装企业“蝶变”的背后,一波又一波的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税务干部实地调研走访企业
减税降费为科技兴企赋能
塑料包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高人力成本、低生产效率是传统包装企业发展路上的两大“包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技术解放双手,转型升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崇阳全鸿塑业公司总经理陈全智说。
据了解,该公司创办于1995年,由原“崇阳兴中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是一家集塑料包装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各类内外塑料包装袋、彩印复合袋、食品包装袋、证件证书封套、透明胶带等产品。“这是一批销往俄罗斯的产品”,陈全智介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至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年产值可达1.2亿元。同时,还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有了国家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我才能在机器设备购置上放开手脚。”陈全智让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去年得益于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费和房土两税减免等,公司享受了30万元的税收优惠。“减税降费节省下来的资金,有效缓解了新技术研发投入的压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陈全智欣喜地说到。
税务干部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优惠加持为品质强企壮骨
“高品质、好口碑,是企业长久兴盛的根本。”陈全智分享了他的经营理念。
其实,全鸿塑业的前身“崇阳兴中塑业”刚开始占地不到10亩,只能生产一般的塑料包装袋。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塑料行业的迅速发展,陈全智秉持着“品质即生命”的企业信条,抓住市场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引进国内先进智能化洁净塑料软包装生产线,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恪守“质量争市场、管理创效益”的价值观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如今,全鸿塑业生机勃勃,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生产最先进的塑料软包装制品企业。今年正月初七,全鸿塑业就全线开工,现在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年底,预计上半年产量保持20%的增长,全年产值可达7500万元。
据了解,“绿色、低碳、环保”是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陈全智说,今年仍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需求量增加,一方面包装袋的订单激增,但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包装订单有所下降。
税务干部向企业财务人员推送税费优惠政策
“企业正处于加速新产品研发进程和持续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今年根据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测算,将再次为我们带来50万元的税收红利。减税降费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信心加持。”陈全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表示会在坚守服务品质和用心赢得口碑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
胡先红 刘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