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身份证,差点“借”走缓刑机会 ——湖北赤壁:大数据监督模型揪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漏洞
2025-08-26 17:37:5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就借个身份证给我哥,能有多大事?”直到检察官拿着异地酒店登记记录找上门,社区矫正对象陈某才意识到,自己这个“顺手帮忙”的举动,差点让缓刑考验期“泡汤”。8月26日,赤壁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并纠正一起社区矫正对象出借身份证的违法情形,有效防范了脱管漏管风险。
7月底,赤壁市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日常巡查时,发现一条异常线索。处于严管期的社区矫正对象陈某的身份证,在邻县一家酒店有入住记录。检察人员立即警觉起来——社区矫正对象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执行地,更何况是严管期对象。检察官迅速展开调查,通过核验手机定位信号,确认陈某当天并未离开赤壁;但酒店登记信息、付款记录却均显示为陈某本人。酒店工作人员也坚称,“核对过身份证和本人,一致无误”。
面对检察官的询问,陈某辩称:“是我哥借了我的身份证,房间也是我帮他订的,我本人没去。”检察官严肃告知,“居民身份证严禁出租、出借,你的行为已违反法律及监管规定,若身份证被用于违法犯罪,你还需承担相应责任。”陈某顿时哑口无言。
尽管现有证据不能认定陈某存在擅自外出行为,但其出借身份证的做法,已严重影响矫正监管效果,增加脱管风险。据此,赤壁市检察院依法向市社区矫正局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建议对陈某加强监管和法治教育。社区矫正局采纳建议,将其列为重点管控对象,实施每日定位打卡、每周当面报到等严管措施。若陈某再次违反监管规定,情节严重,将依法对其提请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早知道借证后果这么严重,当初说啥我也不借!”陈某后悔不已。该案办结后,赤壁市检察院举一反三,运用同类模型全面筛查相关身份证登记、手机信号、支付记录等数据,又排查出10余起类似监管风险线索,均依法监督整改。
“社区矫正不是‘放长假’,有正当理由确需外出必须提前请假,身份证、定位手机等监管工具一律不得外借。”办案检察官提醒,社区矫正对象应时刻绷紧法治弦,严格遵守外出审批、信息化核查等监管规定,切莫因“小聪明”丢掉来之不易的矫正机会。
(李佳豪 唐朝)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