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官给了我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份录取通知书是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近日,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毕业生张某收到本科院校录取通知书时,第一时间向沙市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史娅霖分享了这份喜悦。这个曾因一时冲动涉罪的少年,在司法温情与多方帮教下,以高考逆袭的成绩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2025年8月,张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2024年底,正读高三的学生张某因一时冲动涉嫌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承办检察官审查发现,张某系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到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诚恳。“他正值高考的关键节点,不该因一次过错而就此按下人生暂停键。”检察官的考量中,既有法律的严谨,更有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关切。在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并严格审查法律适用条件后,沙市区检察院对张某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为了让张某在考验期内既能接受教育矫治,又不耽误学业,检察机关联合学校、家庭、社工组织为其量身定制了帮教方案。检察官定期与张某沟通谈心并进行法治教育,帮助他调整备考心态、规划复习节奏,以积极状态迎战高考;社工机构定期组织心理疏导课程,还安排他参与志愿服务,在奉献中重塑价值观;学校老师重点关注其学习进展、思想波动和心理状态;父母也放下工作增加陪伴时间,每天耐心倾听和观察他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
六个月的考验期里,张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改过自新的承诺:他主动断绝不良交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多方合力下,张某的变化有目共睹,曾经有些浮躁的性子变得沉稳专注,成绩也在班级中持续稳步提升。今年夏天,张某不负众望,以远超平日水平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本科院校。
承办检察官表示,该案严格把握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标准,既考量张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也充分评估家庭、学校的帮教条件,通过“司法+家庭+学校+社会”的多元协作模式,为迷途少年铺就回归正途的道路。2025年5月17日,在考验期满后,检察机关依法对张某作出不起诉决定,让他轻装上阵走进考场。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第一个想告诉的就是检察官。”张某在电话里说道,“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既有雷霆之威,更有春风化雨的温度。未来,我会永远牢记教训,用一生的守法与奋斗证明,这份信任值得珍惜。”如今,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张某即将开启大学生活。这张崭新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他寒窗苦读的成果,更是司法温情护航的见证。正如未检检察官史娅霖所说:“我们希望用司法的温度,为迷途少年点亮一盏灯,让他们在犯错后有机会回头,在关爱中重新起航,在阳光下走好人生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