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8:43:18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茶叶是我县的一项重要农产品,茶产业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产业。茶叶的质量安全关系消费者权益保障,也关系茶企的品牌形象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来,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行动部署,通山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了涉茶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2025年4月,通山县人民检察院通过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大数据法律模型发现,通山县部分茶厂经营不规范的违法线索。
4月22日,通山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工作人员对县内的茶叶生产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部分茶企在生产经营中存在未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未建立农药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台账或记录不全等问题,其中还有2家未办理茶叶生产许可证。以上不规范的生产经营行为可能导致茶叶生产过程缺乏监管,茶叶质量安全难以保障,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制约本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县内茶企监管问题,通山县人民检察院于4月28日向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引导茶产业发展。两部门迅速响应,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检查相关茶企及门店,责令问题企业限期整改并安排专人指导;组织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推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之前我们对生产加工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次培训提升了我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认识水平和生产操作规范。我们做了详细完整的农业投入品记录,生产环节也实时录入到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生产的茶叶质量更有保障,顾客的信任度也提高了很多。”某茶厂老板对检察人员说。
7月23日,通山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工作人员邀请人民监督员和相关行政部门,对部分茶叶基地的整改效果进行“回头看”。经现场查看,整改后农业投入品采购和使用记录完整规范,前期检查时发现的记录空白部分也已补齐;茶企接入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能熟练使用。针对因生产场地未升级不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条件的茶厂,据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该局已对茶厂厂房的升级改造提出专业意见,并与当地政府和经营者积极沟通协调,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茶叶讲究持久回甘,食品安全更是需要长效监督。通山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行动部署,持续跟进对茶叶行业的监督,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以“检察蓝”守护“茶园绿”,以法治方式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周子川)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