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谢鑫 )6月28日,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建华一行到大冶法院开展全市“两院”司法责任制落实情况调研。
王建华一行先后参观了大冶法院文化长廊、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工作室、能干工作室等软、硬件建设和运行情况,深入了解诉讼服务基础配套多元解纷、家事审判圆桌法庭设施建设及党建和审执工作融合等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大冶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晶先后就落实司法责任制工作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和意见建议向调研组作详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围绕裁判文书质量、司法责任追究、法官“进转退”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王建华认真听取报告,对大冶法院、检察院落实司法责任制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他指出,大冶“两院”紧抓司法责任制这一“牛鼻子”,行动迅速,蹄疾步稳,因地制宜出实招,创新思路求突破,有效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实现“放权不放任、用权不任性”,提高了司法质效,维护了公平正义。
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为司法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明确了发展方向。大冶“两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总结经验做法,寻找解题答案,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以高质量司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增效。
一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坚定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二要坚持创新发展。要积极探索新机制,压实领导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员额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坚守最后一道防线,提升办案质效,增强司法公信力。
三要坚持人民至上。人口大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要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深化诉源治理,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是坚持数字赋能。以信息化大数据为引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案件管理、业务办理流程重塑再造,促进司法现代化。
黄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军、黄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亮、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程玮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