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员工偷盗工地建筑材料的事情,我们感到很痛心,不过现在有了你们检察机关的指导建议,我们也算是吃下了‘定心丸’。”辖区某企业的负责人向到访的检察官说道。
近日,鄂城区检察院受理一起企业项目工地失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三与赵四均系工地保安,为谋取私利,二人趁夜深人静之机,伙同刘五等人从工地“搬走”价值一万余元的建筑配件。案发后,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名犯罪嫌疑人竟明目张胆盗窃工地配件,工地安防制度落实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制度空转的问题?为了帮助企业堵塞制度漏洞,解决安全隐患,检察官决定上门“巡诊”。
“工地夜晚配备了几名值班人员?”
“安防监控摄像头布局情况如何?”
“工地人员、物品进出有无严格落实管理规定?”
检察官一边深入企业案发现场,查看有无治安隐患,一边同企业负责人交谈、提问,详细了解工地安保现状。通过走访得知,该企业深受财物失窃困扰,一直都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针对盗窃案件频发反映出的问题,检察官现场办公,一方面联合辖区派出所,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治安隐患,给予整改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企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整改意见。参与走访的公安民警表示会持续加强夜间巡逻,按照检察机关提出的要求深挖彻查该案,及时消除治安隐患。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企有所需,检有所为。今年以来,鄂城区检察院针对涉企案件,先后主动组织检察官进企业30余次,召开“检企协作 共赢发展”新闻发布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搭建“空港蓝·城心办”优化营商环境线上线下双平台,收集、梳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为企业提供“专科门诊”式法律服务。
下一步,鄂城区院将紧扣湖北省检察院部署的“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功能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要求,持续做好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工作,为辖区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强的司法保障,护航辖区经济的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叶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