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曾甜甜 柯美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都期盼儿女学业、事业一帆风顺,能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为此,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托关系”“找门路”,甚至不惜花钱“买岗位”,而骗子们也将目光盯向了这些操心的父母……阳新县尹某浩就以“有背景”“有关系”安排工作为幌子,伙同其父亲就骗取了巨额钱财。近日,阳新县检察院依法对尹某浩涉嫌诈骗罪一案提起公诉。
轻信“强大背景”,希望“帮”孩子找份好工作
“儿子去年毕业后一直在家待业,高不成低不就,我真是太着急了!”2022年2月,因儿子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焦虑的李先生便四处打听招聘信息。“那天聚餐的时候,我听说朋友的同事的儿子考上了武汉铁路局,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背景很强大。”在得知这个重要信息后,为儿子工作抓破脑袋的李先生立马通过该朋友找到尹某父亲,并了解相关情况。
在跟尹某父亲的接触中,李先生逐步了解到,其儿子尹某浩在武汉铁路局从事人事工作,只要舍得花点“费用”,就可以帮忙安排笔试、面试,正式入职该局。因尹某父亲介绍得天花乱坠,急于为儿子找份好工作的李先生很快便相信了尹某父亲的说辞,并陆续给对方先后转账30万元用于“培训费”“打点费”等。“交完费用后,我一直催促尹某父子帮我儿子安排工作,尹某父子说5月底可以安排培训,然后就可以把我儿子安排到武汉铁路局人力资源部工作,再交8万定金还可以分配房子。”在听说朋友的儿子已经被安排至尹某身边工作后,李先生“深信不疑”,又陆续向尹某父子转账20余万元,前后共计花费58万元。
“但事情过了几个月都没什么进展,我心里着急,就一直追问尹某父子事情办得怎么样,而他们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后来干脆联系不上了。”意识到被骗的李先生随即报警,至此案发。
身陷“纸醉金迷”,父子两人“角色扮演”骗钱财
经查, 尹某今年25岁,于2020年底考入武汉铁路局,其父亲也系原武汉铁路局某段职工。除上述李先生外,其父子二人假借可以花钱安排工作的幌子,先后骗取了数十人财物。
据尹某浩交代,为了骗取被害人信任自己有“特殊渠道”可以“疏通关系”进武汉铁路局工作,尹某父子租赁高档小区给受害人提供暂住,雇请了司机驾驶豪车等,虚构身份、财力,并伪造武汉铁路局劳动合同、人事任免通知,找人冒充武汉铁路人员组织虚假笔试、面试,安排体检、实习。之后便描述在铁路上班的高工资、优待遇,并安排参观工作单位使其心动。按照以上套路,尹某父子两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家长的信任。
在以“打点费”理由骗取家长钱财后,因并无能力帮他人安排工作,为拖延时间及多骗取钱财,尹某父子又以“培训费”“面试费”“可分配房子押金”“预定指标”等理由再次从家长处诈骗钱财。2020年底至2022年7月间,尹某父子陆续骗取14名被害人钱财400余万元。
“他们忽然变得有钱了,出门有豪车接送,还经常带我们几个朋友出去玩,全部是尹某买单。”尹某浩的朋友说。在陆续收到被害人的现金、转账后,尹某父子用来赌博、买烟买酒、吃喝旅游、购买奢侈品,并且雇了一个司机专门接送。
查明案件事实,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本案办理期间,阳新县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补强相关证据,推动该案快速办理。
案件移送阳新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该院检察官审查全部案卷,进一步查实尹某浩所谓的“有背景”“有关系”等纯属虚构,“干爸干妈”也系子虚乌有。
据武汉铁路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尹某父子系武汉铁路局下属某段普通职工。武汉铁路局招聘有三种方式,军人转业安置、应届毕业生招聘及劳务派遣,应届毕业生招聘需要走报名、资格初审、资格复审、考试考核等正规流程,招聘程序规范、透明,符合入职条件的无需他人介绍入职,而不符合招聘条件介绍也无用。
结合案件事实,该院认为,尹某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后用于个人挥霍,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近日,阳新县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尹某浩提起公诉。其余涉案人员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检察官提示:
广大家长、求职者务必注意,找工作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不要相信所谓“托人情、找关系、走后门”,应凭借自身能力、通过正规途径应聘。正规单位的招聘都公开透明,如果有人声称可以私下办理,只要到这些单位咨询一下,很容易揭穿谎言。另外,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并注意搜集保存相关的证据,如转账凭据、付款收据、聊天记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