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黄梅法院行政庭慎保全、巧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涉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2020年至2021年期间,原告某建设公司负责承建被告某新能源公司的厂房、仓库、宿舍楼、停车场等工程。竣工结算后,某能源公司仍拖欠某建设公司工程款387万元未付。某建设公司遂诉至黄梅法院,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某新能源公司银行账户资金438余万元。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迅速查阅案卷,了解详细案情,积极与双方企业负责人沟通,深入探寻矛盾化解途径。
“不是我们不愿意还钱,实在是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困难,300多万不是小数目,我们可以先支付部分工程款,希望法官能帮忙从中协调。”了解被告企业拖欠工程款的真实原因后,考虑到双方企业后续仍存在合作的可能,为最大限度减轻保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承办法官积极组织双方开展庭前调解。
“申请财产保全是你们的权利,但被告某新能源公司生产经营刚步入正轨,也有清偿能力,只是还款进度上有拖延,如果冻结银行账户势必影响征信将导致企业融资受限,更不利于其清偿债务,此案将会陷入恶性循环。”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耐心细致地向原告企业释理说法,告知诉讼及保全相关事宜,并就采取保全后的不利后果进行详细阐释。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主持和多番协调下,原、被告从预期风险及后期合作考量出发,互相作出让步后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黄梅法院不断加大涉企案件的调解力度,在依法平等保护的基础上,调判结合、张弛有度,审慎使用保全、查封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供精细化法律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项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