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蕲春法院党组始终把审判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来抓。2022年受理各类案件10998件,结案10853件,人均结案242.2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1.08%,位居全省第一。主要作法是抓好“四项管理”,提升审判绩效。
抓好常规管理。周公示、月通报、季讲评常态开展。自2020年起,建立“周公示、月通报、季讲评”工作机制,每周一对所有员额法官收结案情况进行通报,每月开展调度会,每季开展审判执行态势评析活动,固强补弱,强化整改。审判绩效考核指标常态跟踪。坚持对权重指标进行密切跟踪管理,常态化分析研判,确保管理时效。坚持每半年向县委报送审判执行工作分析报告,强化能动司法作用。考核末位发言制度常态推进。对审判绩效等重点工作进行月度考核计分,落实末位发言制度。对连续三个月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连续三个月末位发言的单位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压实层级管理责任。
抓好预防管理。双评双查制度强力运用。防范审判管理侧重于事后纠错的弊端,形成双评双查管理制度。针对简易程序审理时间超2个月,普通程序超4个月的案件启动管理预警监督,防止出现长期未结案件,促使管理后端向前端转移,整改向预防转移,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不发生或少发生长期未结。两会评析制度有效落实。针对“发改提指案件”建立审委会评析制度,并制发审判委员会纪要,防止同一问题重复发生;对“四类案件”和“预警案件”推行专业法官会议研判制度,有效防止同案不同判问题发生。今年上半年,一审案件服判率92.62%,上诉案件改发率7.39%。长期未结案件销号监管。将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或一年以上的案件纳入长期未结案件管理。做到跟踪提醒在前,通报在后,问责保障。目前,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已清零,6个月以上不足一年案件降到个位数。
抓好监督管理。坚持审限预警提醒。适时开展管理预警,促使庭长和分管领导履行监管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审、执工作任务。对具有法定事由需扣除审限的,按照7天、15天、30天幅度甄别审批,坚决杜绝扣除审限无法定事由、时间过长过宽问题发生。坚持评案挑刺活动。坚持常态化开展法官助理评案挑刺活动,对评出的具体问题由院长进行交办,责成有关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把嵌在身上的那些“刺”都一一找出来、挑出来,让“肌体”更具活力、更加康健。坚持问题整改交办。巩固省高院拉练整改7大项18个问题整改成果,防止一些审判质量顽疾回潮反弹。近期,院长王松林同志就8起执行典型案件和近两年29件发回重审案件进行了深度评析,有关法官全部进行了认领和整改。
抓好奖惩管理。突出正向激励。深入开展“审判能手、执行快手、调解巧手、服务强手”四手竞赛活动,对于“精品案件”“优秀文书”“典型案例”获得者,给予通报表彰和审判绩效奖励,激发优质高效执法办案活力。突出通报问责。出台督察问责制度,坚决把审判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苗头性、多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制发管理通报6期,督查通报3期,问责通报4期5人,2名干警被诫勉处理。突出宣传引航。坚持一手抓审判管理,一手抓宣传导向。今年以来,蕲法天平微信公众号编发信息85篇,省高院审判信息直报点推介2期经验作法,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湖北日报、楚天法治刊发审判管理经验做法报道79篇次。
(叶学军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