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吴丽芬)“法官,我并非不愿交租金,而是这几年都没有收益只有债务呀!”“租地就得给钱,有没有赚钱是你们的事。”4月28日下午两点多,保安镇牛山村村委会巡回法庭庭审中原、被告正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该村村干部及附近村民近四十余人旁听此次庭审。
2015年3月,原告牛山村某村民小组代表余某与牛山村村民黄某、王某、陈某和秦某四被告口头协议,将本村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白秀山处的22亩水田、5亩山场分别流转承包给四被告种植经营。双方约定租金价格180元/亩,每年年底付清。被告从2015年—2022年期间一直未履行付款义务,拖欠原告租金共计5万余元,原告向被告无数次催讨,被告拒不履行支付义务,故而成诉。原告请求解除与被告之间早期的协议,腾退承包流转的土地,并恢复土地原样。
庭审中,双方各执己见,负责此次庭审的大冶法院保安法庭负责人曹中文见他们“火气”较大,便先向他们释法明理,讲述有关土地流转的几个典型案例。“虽然你们因土壤原因导致种植树苗不成活亏损很无奈,但是土地流转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你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就各让一步吧!”曹中文俨然像个“和事佬”,苦口婆心劝导大家要以和为贵。一席话,双方不再言语。在他的引导下,双方终于成功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庭签订还款协议。
“这不仅仅是一次开庭,更是一次好的普法宣传课堂。”该村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庭审中调解这么顺利,与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旁听的村民也纷纷表示,巡回法庭开到村委会,不用出村就能感受到庭审的氛围,了解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既感受到了法律的力度,也感受到了法律温度。
下一步,大冶法院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便民的优势,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普法期盼和法治需求,大力推行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村委会和社区、当事人家门口、田间地头。让普法更生动、接地气,引导群众树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司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