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黄梅法院五祖法庭调解室,随着周某和黄梅县某医院的诉讼代理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双方握手言和,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拉锯战顺利在诉前落下帷幕。
2020年,周某入职黄梅县某医院从事外科病历书写工作,双方约定周某的薪资由底薪+提成组成,上班为轮班制。因经常加班,且每日工作时间较长,2022年5月,周某向医院提出辞职申请,同年6月办完离职手续。
在职期间,医院未与周某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向其支付加班工资,故周某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2022年8月,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黄梅县某医院向周某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加班工资等各项费用。因对仲裁结果不服,黄梅县某医院遂诉至黄梅法院五祖法庭,请求依法公正判决。
为尽快化解矛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转,五祖法庭提前介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依托“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对该案展开诉前调解。
“按照医院诉讼代理人的想法,走诉讼程序解决问题,耗时会很长,法院判决的结果和现在的调解结果并不会有很大偏差,诉讼资源不是给当事人‘拉锯’的,必要时要按下‘停止键’!”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和人民调解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围绕纠纷的争议点向双方释法明理,鼓励双方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经过多番调解,双方同意各退一步,最终就款项金额和支付期限达成一致意见。该案得以案结事了。
后续,黄梅法院将继续探索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新路径,整合法院和工会在劳动争议化解方面的资源、经验等优势,形成纠纷化解合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吴英 邓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