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2年5月1日起,荆州区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全市5个县(市、区)500万元以下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近一年的时间里,荆州区人民法院忠实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责,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审判落地见效。
以调促解 止纷息争强效度

“多亏杨法官耐心细致地做我们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使案件得到妥善圆满解决。”在北京某影业有限公司与方某某著作权权属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与原被告进行多次沟通,几番面对面调解,逐步缩小双方之间分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这只是荆州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快速高效调解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缩影。知识产权审判团队曾在5天时间里集中开庭审理及组织诉中调解12件,调解成功10件。

辖区内知识产权案件因其所涉及的案件标的额不高、侵权事实清楚,所以在委托市场监管局诉前调解以及在法院组织的调解下,案件调撤率比较高,涉案纠纷得以快速化解。2022年荆州区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03件,通过判决方式结案的仅有22件,调撤率达92%,2023年初至今审理的192件知识产权案件中采取判决结案的也仅有10件。
云端庭审 智慧便民加速度
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涉知识产权纠纷如何才能快速解决?荆州区人民法院利用云端庭审高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上海某鞋业公司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罗某是某网店的经营者,该网店中销售大量侵犯上海某鞋业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罗某未经允许,擅自使用上海某鞋业公司的企业名称、标识,构成侵权,上海某鞋业公司认为浙江某网络有限公司作为网络平台服务提供方,未尽到监管职责,应当对罗某的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因双方当事人都远在外地,承办法官在庭前多次通过电话与原被告联系沟通,并建立调解工作群。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承办法官运用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云端庭审,审理过程中法官及时组织各方进行协调,最终浙江某网络有限公司下架相关商品链接,上海某鞋业公司撤回对浙江某网络有限公司的起诉,同时与罗某达成调解协议,且于协议签订当日将协议内容履行完毕。至此,一起知识产权案件通过云端庭审快速高效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普法赋能 宣传聚力扩广度

又是一年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4日下午,荆州区人民法院走进长江大学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干警们通过设置宣传展板、现场“一对一”讲解、发放“以案释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单等形式,向现场来往师生介绍区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宣讲日常生活中如何甄别商品真伪、选购正品商品等小知识,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还存在不足之处,法官走访企业,宣导法律风险防范,提升了我们的权利保护意识,我们受益匪浅。”江汉建机董事长如是说。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不断增多,案件类型多集中在著作权、商标权,侵权行为主体法律知识欠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特点,荆州区人民法院主动走进企业,不断加大普法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据悉,近年来,荆州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常态化开展“六进”和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观摩等活动,深化司法公开,着力传播知识产权法治理念,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林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