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法官了,拖欠6年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拿着调解书和已到账的部分工资款,张某等人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连向承办法官表示感谢。
近日,黄梅法院龙感湖法庭成功调解一批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依法保护了张某等5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17年年初,陈某委托张某雇请一批工人,在其承包的项目工程中开展施工活动,直至2017年4月份结束。2017年年底,张某等5名工人向陈某催讨工钱,陈某声称发包方未向其支付工程款,所以暂无能力支付工人工钱。在多次催讨未果后,张某等5人遂将陈某诉至法院。
共计3万6千余元的工资款,陈某一拖就是6年之久。这3万6千余元工资款,关系着5个家庭的生计和希望。该案在黄梅法院龙感湖法庭立案后,引起了案件承办法官的高度重视。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帮助其尽快要回血汗钱,承办法官在梳理案情后,决定以调解方式处理该案。
调解现场,5名原告情绪激动,均对陈某拖欠工资的行为表示愤慨。"我们已经催要了很多次,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3万多块钱拖了6年,太不像话了!我们今天必须要拿到钱!""我真不是有钱不给,手上好几个工程的工程款一直被拖欠,工人讨债的电话把人都吵晕了!"......
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承办法官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分开说理,逐个谈话。一方面,明确向陈某释明拒绝给付工人薪资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农民工赚钱的艰辛,及时给付拖欠的工资款;另一方面,安抚张某等人,陈某并非故意欠薪不还,希望大家能够宽限一点时间。
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欠款事实、金额均无异议,但在给付期限上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原告的困难和被告的履行能力,经过法官细致耐心的释法析理和居中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由陈某向张某等5人当场给付部分工资款,剩余部分于2024年春节前全部付清。至此该系列讨薪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为群众"讨薪"看似平常,实则一头连着群众人情冷暖,一头牵着社会长治久安。下一步,黄梅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