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贯彻省高院和黄冈中院关于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动,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降本增效,4月18日,麻城市法院召开审判执行工作暨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党组书记、院长石卫国主持。全体院领导、营商办负责人参会。
会上,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重点学习了全省、黄冈、麻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第一季度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项指标,分管院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和职责认真分析法院审执工作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领和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石卫国重点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弱项,提出"三三"工作法推进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坚持三个导向
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对表瞄准两个目标,即"正向目标"和"负向目标",以"正向目标"争先进位,正向目标要对标"黄冈争排头、全省争一流"的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危机感,奋勇争先、拉高标杆、乘势而上,把各项工作干成一流、做到极致,确保"月月好""季季红""全年红";以"负向目标"警示倒逼工作稳步向前,坚持日常考评与节点考评、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第三方评估与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将对年度考评后3名的部门、单项工作在全市法院考核排名后3名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连续三个季度考核排名后3名部门负责人将采取严肃的组织措施,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晋级评先评优挂钩。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作风问题,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营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直面工作方法问题,找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路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落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将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局部问题与整体问题整改相结合,深入查,彻底改,长久立,确保问题不反弹、效果不打折。
坚持效果导向。要在提质上下功夫,在增效上下功夫,在降本上下功夫。全力降低涉企矛盾纠纷的化解成本、危困企业拯救的再生成本、企业维权的经济成本,全力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
强化三个聚焦
聚焦思想认识,增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动性。优化营商环境是法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及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上来,确保各项部署要求在法院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紧盯目标任务,吃深吃透各项工作要求,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逐项分析分解,全面落实好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聚焦工作作风,推动全院干警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的重大意义,把"大学习、大走访、大讨论、大提升"专项教育活动抓实走深,以履职能力的全面提升、精神状态的全面提振、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速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聚焦短板弱项,把问题和原因找准找实。针对麻城市法院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逐一研判,对标对表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点考核指标,逐项分析失分原因,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解决对策和改进措施。持续巩固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繁简分流,严控案件审理期限,推动审判执行质效持续提升。
抓好三个关键
关键在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院领导要躬身入局,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如何补短板、强弱项作出安排,带头谋划,强力推动,认真落实。各部门负责人要把考核指标研究透彻,做到心中有数,紧扣时间节点、关键环节、重点任务,凝心打出"组合拳"。全院干警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人人都是参与者,没有局外人,协同发力打好"进位仗"。
关键是尽责。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争做滋养一流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要改革创新、争先创优,积极推进"胜诉即退费"等全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深入推进"小切口"改革,扎实做好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培育,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影响力。
关键是问责。院党组要担负起主体责任,营商办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指标牵头部门要各负其责,全院全员要密切协作,形成上下同心、同题共答工作合力。要加大监督问责力度,通过常态化大走访调查研究,实时跟踪问题整改进度,对于整改态度不端、工作敷衍的,进行通报,对破坏营商环境的反面案例严肃追责问责。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重在抓实、久久为功。下一步,麻城市法院将立足审判职能作用,问需于企,精准服务,以司法智慧和担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助力企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交出高分答卷。
(汪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