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扎根百姓,才可根深叶茂”这是荆州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民警严桢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
从警三年来, 95后的严桢在社区管理工作上有使不完的劲、层出不穷的妙招,用一个又一个金点子,让居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用心,也让群众的安全感节节攀升。
“刚参警那会,我天天就想着去破案抓坏人。”谈起2021年刚从警那会,严桢被分到弥市派出所,每天脑海里都会对照警匪片里的抓人桥段演练数遍。“所长,今天去抓人吗?”“所长,今天出任务吗?”所长看他整天摩拳擦掌琢磨打击破案,笑眯眯地说:“好警察都是片儿警里练出来的。”
第一次下乡走访正直春耕时节,所长带他来到孤寡老人李伯家,看到年迈的李伯身体不适,家里的田地急需翻土施肥。所长二话不说,递了一把锄头给严桢,自己扛着一把就往地里去。“在村里工作没有巧,手勤脚快嘴巴甜,村民们信任你了,才愿意与你打成一片。”看到所长干农活时的热情,严桢对这身警服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这样,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严桢开始了乡间田野的生活。“刘婶,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吵架撒。”“大爷,购买种子和化肥要通过正规渠道,千万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春耕农忙,严桢重点排查辖区劳资纠纷、土地流转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消除安全隐患,为辖区春耕备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就这样体验着、学习着,2年后,严桢被调至全国枫桥式派出所——东城派出所,成为南门社区的社区民警。
从乡村到城里,为尽快熟悉辖区情况,他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以日均两万步的“暴走模式”,踏遍辖区每条街角,和群众聊、和网格员聊,他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得群众信任,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严警官”变成 “小严”。

“小严,你能帮我办个居住证么?”2月初,家住屈原路的吴爷爷打电话向严桢求助。今年58岁的他户口在外地,因腿脚不便无法办证。严桢和同事一起上门,拍照、登记,很快帮吴爷爷办好相关手续。吴爷爷逢人便念叨“小严”的好。
“城镇社区工作相比乡村更繁杂,不仅要为民服务、化解纠纷,还要做好基层治安防范工作。”严桢和同事在南门社区组织一支特殊的群防群治队伍 “东城义警”,有保安员、快递员、物业人员,还有辖区退休的党员姨爹姨妈们。他组织队员们定期巡逻,开展防盗反诈等各类宣传,将治理触角延伸至辖区每一个角落。目前,“东城义警”从最初的13人发展至80余人。

“小严,快来!”3月初,辖区一店铺老板打电话来,称有一外地口音的男子上门兜售假冒的高档白酒。严桢迅速上报综合指挥室,和案件办理队的同事们将该男子控制。后经顺藤摸瓜,抓获多名售卖假冒伪劣白酒的嫌疑人。
今年来,南门社区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刑事、治安、纠纷警情同比分别下降62.94%、33.2%、31.16%。
“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形成隐患共排、问题共解、平安共守的‘警社共治’大格局。”经历了3年社区警务工作,严桢说,老百姓需要的好警察,不仅是破案抓坏人,还要真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