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调解协议,再不因此事而上访上诉。”4月20日上午,在湖北黄梅县孔垄镇王坝村“三哥调解室”里,邢港村万某某、邢某某两家52年的历史积怨,在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通力合作下,通过一体化实战化新机制“找堵防”,历经四个月十余轮的的耐心细致工作,两家代表终于握手言和,当即签订和调协议,调解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一起命案打破邻里和睦
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样的“硬核”纠纷呢?事情要从70年代初期说起。
1970年,万某某的父亲在村里当村干部,一名精神失常的男子王一夫(化名)因扶贫款没有到位找万某某讨要说法,当时万某某一直在防汛一线,没有时间来落实此事。王一夫误把邢某某的女儿当万某某的女儿将其杀害。
事情发生后,行为人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邢某某却一直责怪万某某没有将村里的事情处理好,导致其女儿被杀害,邢、万两家由此结下恩怨,两家动不动就因点滴小事刀棍相向,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2018年,万某某儿子万某与邢某某发生口角,万某将邢某某打成轻伤,后经司法程序,万某被依法判刑;2022年2月11日,邢家与万家因宅基地纠纷发生口角,双方产生肢体接触,万某某及其妻子身体不同程度受伤。
一张调解大网全面铺开
去年9月,“找堵防”专项行动开展后,派出所通过“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新机制,深入推进“找堵防”公安小闭环向党政大闭环拓展的双环机制。采取纵横交织,大员上阵,落实“属地+警种”共同找、共同防的责任,紧盯重点人、事、物、场所等治安要素摸排隐患漏洞,分析突出问题,制发重点隐患清单,明确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今年元月,通过专项行动,万某某、邢某某邻里纠纷矛盾浮出水面,孔垄镇派出所所长伏雷高度重视,一边向黄梅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曹战利汇报案情,一边谋划方案,化解矛盾纠纷。
“坚决不能让矛盾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刑事案件转化为命案!必须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曹战利获悉案情后,坚决地说。
孔垄镇派出所立即与党政取得联系,将“三哥调解室”作为末端调解室,形成一个纵向和横向的调解大团队。纵向有十余家镇直单位的党员干部作为调解委员;横向有全镇老党员、村干部、教师、社会正义感人等调解人员。调解人员充分发挥各自关系和特长,调解相应的纠纷矛盾。调解大团队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镇政府每月总结一次,总结调解经验、作法,并对调解工作进行点评。
一张纵横交织、大员上阵的调解之网全面铺开。
一纸协议化解52年积怨
“这起矛盾纠纷不彻底调平,我们誓不罢休!”孔垄镇四级调研员蒋三华在调解会议上坚定地说。
从正月到四月,一百多人的调解团队,在蒋三华的组织下,分成四个工作专班,采取个别谈话、面对面洽谈等方式方法,历经10余轮回坚持不懈的摆道理、谈亲情、讲法律,动用一切关系和手段,做到关爱不缺位,政策落实不错位,法律公平不越位。
口说干了,嘴皮磨破了,万、邢两家半个世纪的矛盾坚冰逐渐融化,两家代表见面剑拔弩张的态势开始慢慢变缓和,工作专班称热打铁,步步为赢,坚持不懈以情动人。
4月20日,万、邢两家终于握手言和,当即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一起52年的积怨纠纷一朝化解,挽回了邻里和好情。
孔垄镇派出所负责人介绍:“三哥调解室”成为“找堵防”末端调解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矛盾130余起,孔垄镇的基层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发案率同比下降20%;浮上水面的社会纠纷矛盾逐渐减少,真正做到了是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
(赵庆)